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承接处方外配 零售药店还欠哪些火候

发布时间:2021-10-25 12:27:35作者:宿凌 钟明茹(暨南大学药学院)来源:医药经济报

处方外配是新医改配套改革重要方向之一。为推进“医药分开”和“使药品零售企业逐步成为向患者售药和提供药学服务重要渠道”,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发布后,大力鼓励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此后多地开展电子处方试点。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落地,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化支撑作用的重要性。要求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

对于“互联网医疗+电商模式”的处方外配路径,2020年,由笔者牵头的暨南大学药学院相关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过50%的被调查者赞同通过网上药店系统和医院电子处方系统、医保基金系统的对接实现医保结算和处方外配。76.46%的被调查者希望实现医院电子处方系统与网上药店系统衔接;63.27%的被调查者希望互联网诊疗和网上药店医保结算。

由此可见,中国的很多消费者希望实现互联网诊疗、网上药店购买处方药、医院电子处方系统与网上药店衔接、网上药店医保结算等网上购药新模式,但“互联网+购药”模式给监管带来挑战,需要制定和完善网上药店监管的法律和政策。约85%的消费者赞成通过成立专门的互联网医保结算管理部门,加强对网上药店医保结算的监督管理。

至2020年底新一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挂网,提出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方调剂审核,对已使用的处方进行电子标记;具备网络销售处方药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可以向公众展示处方药信息;其他药品零售企业不得通过网络发布处方药销售信息。意味着中国已经计划有条件开闸网上药店销售处方药,但远程处方的真实性审核、合法性审核、适宜性审核流程和监管体系尚需进一步规范和建设。同时,网上药店需进一步加强物流运输和药师服务等自身实力建设,获取消费者对网上药店销售处方药的支持。

解决药店处方来源问题

药店缺少处方来源,是我国处方外配的障碍。根据笔者团队的调查,尽管部分受调查者认为处方外配具有便捷性等优点,希望处方外配,然而,由于目前医院电子处方系统与网上药店系统缺乏衔接,医院和网上药店的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设,电子医保凭证未推广普及,网上药店大规模的处方外配一时还难以实现。更多消费者目前还是愿意在医院门诊药房进行调配处方。

此外,要在网上药店实行处方外配,还需地方部门在政策、技术上给予支持,以平衡医疗机构与药品零售企业的利益。

大范围医保结算难点

虽然目前定点零售药店可对接医保系统,并进行面对面处方外配和实时医保结算,部分省份亦出台鼓励医保定点药店积极参与医保部门开展医保网上购药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省的医保政策、医保的报销标准和管理流程不同,医保支付具有地区差异性,网上药店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医保报销和医保结算尚存在困难。若要实现用医保卡在网上药店购药后进行跨地域医保结算,网上药店要与医疗保障体系、医保支付系统衔接,需进一步打通医保异地购药结算系统,逐渐统一医保报销和结算的标准。

可见,“互联网医疗+电商”模式这一处方外配路径仍需持续优化。建议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互联网医保结算部门,出台细化的政策法规,以严格监管网上药店使用医保基金支付结算行为,保障医保基金的合法使用。

执业药师能力提升保障

对于处方共享平台这一处方外配路径,目前大多数传统药品零售企业存在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指导合理用药,但当前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配备不足且作用发挥有限。为保证购药者的用药安全,在执业药师高标准的准入门槛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执业药师处方审核、药学服务实践能力的培训,加强对执业药师的能力考核,提高我国执业药师整体水平。

信息一体化流通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需建设信息一体化流通平台。在完成药品销售、医保报销、药品信息追溯的同时,信息一体化流通平台应有严格审查处方真实性和消费者身份真实性的功能,并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在平台监管方面,可成立专职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手段进行信息化监管。

要真正实现处方外配,便捷购药,加强药品供应保障,需进一步解决药品零售企业在医保结算方面的掣肘。不断总结试点经验,逐渐加大零售药店可纳入统筹基金结算,落实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提供的用药保障服务纳入共济保障范围,支持外配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配药。

小结<<<

为有效承接处方外配,零售药店首先应丰富自身的药品种类,完成更多厂家资源和品种的对接;其次是加快连锁门店、院边店、DTP药房、医药电商等布局;再次,继续提升药事服务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完善慢病服务队伍的组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