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药材涨价潮来了

发布时间:2021-09-18 16:51:50作者:郑平来源:医药经济报

立秋已过,天气渐凉。但药市并没有因天气变化而降温,不少药材涨势不减,有的产品涨幅逼近80%。笔者分析其涨价原因,有些是药材原产地收购价上涨所致、有些是异常天气的增多对中药材产量造成影响,还有的是多商看好行情有意拉动行情。

菊花(亳):涨前28元,目前50元,涨幅78.6%

[分析] 近几年,亳菊产新后价格一直在20~23元上下波动,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老产区多改种了收益高的茶菊,新产区更是少有人栽种,只有包地大户有规模化种植,但生产成本高。今年7月中下旬,亳州遭遇几场大雨,有不少菊花植株被水淹,有货者看到这一利好多抬高价格出售。该品种植面积不大,库存又薄弱,预计短期内高价行情仍将持续。

酸枣仁(进口):涨前70元,目前110元,涨幅57.1%

[分析] 该品受疫情影响,国外货进口受阻,有货者惜售并抬高价格。预计短期内价格仍有上升趋势。

生地(3、4、5级):涨前21元,目前32元,涨幅52.4%

[分析] 今年春夏在减种的利好中,生地从12.5元涨至18.5元,正当多商观望时,7月中下旬河南产地的大暴雨,使得不少地块遭遇水灾,预计会对今年总产量造成重创。因此,有货者更加惜售,短期内价格从21元涨至32元,近期行情平稳,货源进入实际消化阶段。由于生地有了减种和受灾减产的双重利好,或许后市行情仍有新的突破,而且参与者越来越少。生地能否价格再上新台阶,还需看市场终端需求。

南沙参(朝鲜货):涨前75元,目前110元,涨幅46.7%

[分析] 南沙参进口货涨价,既受国产涨价带动,也与疫情有关。因为疫情封锁,进口货来不到国内。预计短期内仍难有进口货补充国内市场,高价行情将持续,甚至有新的变动。

白芍(3、4级):涨前12.5元,目前18元,涨幅44%

[分析] 尽管众所周知白芍在地面积大,库存量也不小,但今年产新后其价格还是悄然涨了。这是因为今年白芍单产量低了。“点地块”5000~7000元/亩,仍不足以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近期鲜根条收价5.2~5.4元/千克,统货折干品成本价15~16元。白芍已连续两年减种,今年也难以大面积扩种,在地面积也越挖越少,未来行情为多商看好,只是受有库存拖累,短期内价格大升基础不牢。

槐米(青):涨前34元,目前48元,涨幅41.2%

[分析] 槐米在产新前价格已从26元涨至34元,产新后继续上扬。槐米涨价的原因是低价长达5年半时间,低价库存也多消化,加上今年新货产量不大,导致价格步步高升。但该品产区广泛,产新涨价容易刺激产量增加,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上扬空间不大。

党参(小条):涨前31元目前43元,涨幅38.7%

[分析] 八月份党参价格也涨了不少,涨价的原因是产地干旱有死苗现象,一时人气聚集,拉升了价格。其实,党参可供货源较充足,因为2020年是近几年产量最大的一年,只因人气旺,加上天气原因和社会闲余资金进入多,价格焉有不涨之理。

青翘(水煮):涨前80元,目前110元,涨幅37.5%

[分析] 在多年减产的基础上,青翘今年迎着产新一路高歌,水煮货价格已突破百元大关。如果2021年青翘没有严重减产的事实,短期内价格难有这么大的涨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