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聚焦慢病负担 医药卫生资源效率提升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1-08-18 11:40:59作者:本报记者 张蓝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慢性疾病的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问题不断改善、创新药物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调整、互联网诊疗和网上购药医保支付便民举措放开……一系列创新举措正在整体提高慢病领域的医药卫生资源效率。

监管助力慢病防治

国家药监局此前发布的《2020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指出,2020年审评通过批准IND共1435件,审评通过NDA共208件,审评通过ANDA共918件,审评通过批准一致性评价申请577件;审评通过创新药NDA总计20个品种,审评通过境外生产原研药品NDA总计72个品种。

在适应症方面,除肿瘤药物之外,中药、化学药、生物药通过批准的适应症申请,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疾病、肾脏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慢性病均为医药创新的热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从疾病谱和疾病负担看,我国已经逐渐从传染性疾病转向非传染性疾病,这个转型的意义重大;医疗资源的稀缺性是个永恒主题,监管部门在审评审批和医保支付过程中需要全面衡量新技术的代价和受益。”

从疾病负担总量上看,中国未来会与部分发达国家相似,伴随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提升,“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六病”(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依然是我国患者数量增长较快的慢病病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物与卫生技术评估中心副主任赵琨教授认为:“在药品临床价值方面,有效性与安全性是基础,而在确认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后再进一步要求经济价值;在用药方面,可及性及依从性十分关键,对于临床应用技术门槛要求不高的产品,基层医院医生也可以使用,这将创造极大的社会价值。”

关注临床高价值创新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DRG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给临床治疗药物的创新价值带来了考验。严格遵循临床路径改善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建立从医院、社区到家庭的全流程、全周期体系至关重要。整合产业链资源,创新药物、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

赵琨教授指出,以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的载体,以往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患者涌入大城市大医院就医的情况得到了缓解,让慢病管理在基层能够“接得住”;此外,DRG/DIP支付制度改革,也令医疗机构大幅压缩了患者住院日,让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避免住院,让高价值的医疗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

除此之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公众就医用药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远程就医、线上复诊、居家用药、减少医疗机构就诊等客观需求迫切。创新型的医疗技术让住院患者转为门诊就医,突破性的口服药物让患者能够居家治疗,信息化技术令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中国慢病诊疗服务和临床用药的便捷性、可及性正在持续得到提升。

刘国恩教授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从长计议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非常必要,高价值的创新药物、创新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手段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改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在慢病防治过程中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

链接:

国家医保局近期发布《关于公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及信息的公告》,印发了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领域的高价值口服药物将通过本次医保谈判进一步改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QQ图片20210818114216.gif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