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临床亟需与研发创新错位 心血管新药破局秘籍

发布时间:2021-08-14 21:14:47作者:本报记者 张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君实生物的新型降脂药物重组人源化抗PCSK9单克隆抗体注射液(JS00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CDE承办。值得注意的是,该药是今年继上海医药的新型口服肾素抑制剂SPH3127片后,第二款申请IND的1类心血管新药。将创新药的研发重心聚焦在更易取得突破的抗肿瘤药物领域,似乎成为近年国内外大部分药企的共同选择。这在加剧抗肿瘤药赛道竞争的同时,也让心血管系统等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进一步滑向边缘位置。


心血管病负担沉重

药企创新研发错位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但在心血管病负担沉重的背景下,该细分领域的创新研发进展缓慢。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0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在药审中心审评全年通过批准IND申请的694件1类创新化学药中,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循环系统疾病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和风湿性疾病及免疫药物较多,占全部创新药临床试验批准数量的80.69%。而从申请的适应症分布可见,尽管包括心血管药物在内的循环系统疾病药物以41件排在第三位,但在数量上远不及以355件高居榜首的抗肿瘤药物。

从今年药企申报临床的数据来看,心血管新药研发形势同样不容乐观。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按品种统计,今年申报临床的新药数量达546个,但属于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大类的仅有7个,包括深圳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吲达帕胺缓释片、江苏恒瑞的硫酸氢伊伐布雷定缓释片、上海医药的SPH3127片、北京星昊的波生坦口崩片、广州一品红的苯甲酸氨氯地平干混悬剂、奇健生物的丁苯酞注射液以及君实生物的JS002,其中仅JS002和SPH3127片是1类创新药。

心血管疾病临床亟需与药企创新研发错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该治疗领域新药开发面临的重重挑战。诺华全球药品开发运营部中国区负责人Victor SHI坦言,心血管疾病往往是由多病因导致的,这让基因或靶向治疗手段在该细分领域的使用更具挑战性。而与其他治疗领域的新药研发相比,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更为复杂和昂贵。不仅需要大规模、长期的试验结果,而且关键性临床试验因庞大患者样本量要多出3~6倍费用,在证明安全性、有效性之余还必须优于标准疗法。此外,医保要求覆盖所有抗肿瘤药,但对心血管药物施加更多限制。


借助接轨国际契机

基于临床需求开发新药


在前述背景下,加之仿制药的冲击,感知到低投资回报的跨国药企纷纷大幅降低在心血管领域的研发投入。例如,赛诺菲彻底退出心血管药物研发,武田剥离其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心血管和代谢领域的产品组合等。但面对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李海燕认为,现阶段或是心血管创新药研发的“春天”。

她指出,医药产业的法规环境在我国加入ICH后显著改善,特别是E17指导原则即“多区域临床试验规划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实施生效,更多跨国药企将中国纳入早期研发范畴。“全球性多区域临床试验(MRCT)的同步研发实际上给予本土药企向跨国药企学习早期临床研究经验的机会。企业在临床早期就要改变研究理念,现在一定是以问题为导向,用一项研究来回答什么样的问题,但这不是规定作业,重要的是如何稳健快速地找到在研药物的合适剂量,这可能是多学科的协作过程。”

在业内看来,E17指导原则落地让我国临床研究接轨国际,中国研发团队能够更早更深入地参与到创新药的全球临床研究中,应用在跨国药企学习到的临床设计策略或将增强其在心血管新药早期临床研发的成功率。李海燕总结出国内药企在心血管创新药早期开发时需要考虑的五大可行机制:一是用好监管沟通机制;二是研究方和企业方要有快速反应机制;三是吸引、留住专业人才机制;四是项目高效运行机制;五是多方高效沟通机制。

面对不断攀升的研发成本和较低的成功率,药企如何避免在心血管新药开发上进行“豪赌”?CDE相关负责人曾建议,药企开发心血管新药一定要基于临床需求确定目标,例如中国患者在现阶段需要改进何种药物或是何种新药,这是首要的研发策略。在开展临床试验时,企业应严格遵照ICH指南和其他临床试验指南等,注重临床试验方案,确保设计质量。在全球同步开发新药时,药企在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设计阶段就应预先考虑区域因素、注意种族差异,以期实现同步研发与上市。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