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放开产地初加工 源头提升中药产业“如虎添翼”

发布时间:2021-08-06 14:55:05作者:傅青主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国家药监局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加工中药材(简称产地初加工),对安徽省和甘肃省进行了正式复函,明确了四点内容:产品定位为中药材、加强流程管控、引导企业走向原产地和尊重传统鼓励探索。


全行业高度关注产地初加工


中药饮片的产地初加工,即中药材在原产地趁鲜切制或前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趁鲜加工,可大大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中药饮片趁鲜加工,质量肯定要优于后期浸泡软化再加工,至少不会导致有效成分无谓流失;可降低加工成本增加农户收入;产地净化选切等过程,可降低物流成本。进行产地切制、修整和筛选后的初加工药材,再进入流通环节,显然要比原药材直接流通高效实惠;符合中医文化特征。近千种中药饮片,各有各的加工特点和品质要求,不可能一两条生产线就可以实现诸多的“个性化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中药饮片厂家自身的生产线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成本高昂不说也无法确保用药品质。因此,众多产地初加工实体和供货商,将成为各饮片厂家的主要商品来源,造成饮片企业实质空心化,加工机械成为摆设。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打着产地初加工名号,实则进行饮片加工的“野鸡加工厂”遍地开花。在亳州、安国、禹州、廉桥和陇西等传统中药材市场的周边,这类厂家长期广泛存在;而广大产区,这种初加工现象更为普遍,以低成本、便捷和高效的优势,支撑着大部分中药饮片的生产供给。

存在即合理,政策即使不放开,产地初加工也早已如火如荼。与其让广大从业者和生产企业提心吊胆地游走在违法边缘,不如因势利导,让企业快速走向原产地,确保中药原料的优质高效。因此,期待政策改变早已成全行业人心所向。


将引发产业深层次变革


由于信息透明导致的产销对接加快,这种中药材流通“去中间化”其实早已开始。以亳州市场为例,笔者通过天地云图中药从业者数据库查询得知,截至2020年,亳州市场供应商只剩下8994家,而亳州当地合作社和基地竟然高达43569家,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散在全国各产区建立基地的亳州供应商,更是高达76432家,远超留在市场的经营者。

让这些淘得“中药第一桶金”的传统市场经营者,带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大规模走向原产地自建、联建生产基地,必然提升中药材原产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升产地源头的市场对接能力,从而加速中间环节的淘汰和优化。

中药材原料生产的道地性、基地化以及可溯源,是近年来产业政策极力追求的方向。一方面,通过强化产地趁鲜加工及配套的流程管理,必然倒逼更多生产企业把精力放在产地源头;另一方面,也将从流程上解决产业链源头保障薄弱的不合理现状,打通生产流通“最前一公里”;其三,则是在稳固产地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将年度订单落在原产地,实现订单农业。

既然主要工作在产地就可以完成,又有政策许可,生产企业可直接建立产地饮片厂,或与广大初加工实体形成联动,开展单品种或区域优势品种的集约化加工。这样既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还可做大做强道地品牌,何乐而不为?

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政策的放开,必然会诞生一批基于道地药材产地的单品种、区域优势品种饮片企业。这类饮片企业,既可以是中药龙头企业去产地投产,也可以是传统产地初加工企业甚至是个体户。一场中药产业链的深层次变革,有望就此启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立足于城市需求端的饮片企业地位会更尴尬。它们既不能掌握资源,又缺乏成本竞争优势。但不破不立,利用其渠道优势和营销能力,趁早走向原产地,与产地供应保障体系形成生态圈,目前是最佳时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