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未来哪些中药材更有前景

发布时间:2021-06-28 14:41:23作者:贾海彬来源:医药经济报

全球的粮价上涨引发连锁反应。与此同时,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催生了中药材生产的热情。根据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显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将达到8万亿元预期市场规模。笔者根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的测算,截至2019年,整个与中药相关的产业规模超过1.4万亿元。2020年,常用中药材品种产能472.29万吨,市场规模达到1530亿元以上。近10年,中药材需求量保持8.3%的增速,明显高于国内粮食需求增长率。 

环境:催生中药材生产热情

粮价与药材价格绑定,造成药材生产连续过热。2013年-2018年,全球粮价经历了长达8年的下行周期,创下近20年最长下行周期。过低的粮价造成中药材生产连续过热,虽然到2018年之后中药材产能增速放缓,但仍高于需求增长速度。这种过热的影响,到2018年-2020年开始集中显现。

在国家中药材脱贫攻坚战的推动下,全国592个贫困县100%药材种植,导致中药材生产严重过热。扩张前10位品种分别是:柴胡、黄芪、党参、桔梗、黄芩、黄精、重楼、板蓝根、白及和金银花。

据国家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等级以上耕地面积为20.23亿亩;通过对385种中药材来源统计和测算,截至2019年,主要依赖家种家养渠道供给的品种为191个,在地面积约4610.73万亩。即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国内耕地面积的2.27%。

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97.9点, 创三年新高,较2019年上涨2.9点(3.1%),但仍低于2011年131.9点的峰值,粮价上涨将在2021年上半年传导到药材生产领域,降低药材生产积极性,提升生产成本。 

困境:生产价格质量失控

笔者分析,2017年-2019年,全国种植热点品种,石斛、黄精、白及、重楼、牡丹油等品种产能与其需求量严重失衡。药材的生产一定要与需求增长相匹配,一旦信息失灵会导致中药材价格大上大下。

中药材价格失控,也成了中医药产业的命门。近5年,综合200指数平均振幅18.5%左右,每年给产业造成超过220亿元的行情波动区间。连续创造三七、人参、太子参等20倍极端涨价,给中医药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单纯追求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从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来看,合格率从2013年的64%上升至2019年的91%,质量稳步提升。但农残和重金属问题严峻,绿色、道地的优质药材供应稀缺,优质优价趋势日益明显。 

前景:与药食两用抗疫家养相关

随着民众治未病、大健康和保健理念不断增强,药食两用类产品消费活跃,需求增速显著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类。万吨以上品种占比超过80%,例如:艾草需求由本世纪初的4500吨增长到85000吨以上,枸杞子由2万吨增长到28吨以上,都充分说明了药食两用品种的广阔发展空间。

疫情多发应重点发展与抗疫相关品种。比如:祛湿的中药有5类,芳香化湿药有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等;去湿热退黄的中药有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溪黄草;清热燥湿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等;健脾祛湿的中药有白术、扁豆等;利水渗湿的中药有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赤小豆、冬瓜皮、玉米须、香加皮等。

未来20年,C端消费市场将成为中药产业最大爆发点和增长点,中药材需求将进入多元化、个性化时代。中药材产品至少应分四个层次:保健食材、饮片规格、颗粒剂及成药原料,以及投料(中兽药、泡脚药等)。

同时还应鼓励家种家养药材,虽然野生药材产能只占到整体中药材产能的13.18%,但品种数量却占到67.89%左右。大量野生药材如川贝、紫草、红景天、甘松等资源已不可持续,特别是无公害林下三七、林下淫羊藿、寄生石斛,野生变家种的沉香、降香、檀香、血竭、白鲜皮、苍术、羌活等品种蕴藏着重大商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