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临床试验大变革:从实验室到患者家

发布时间:2021-06-28 14:17:31作者:综合编译/廖联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冠疫情使很多研究不得不采取远程方式进行,相关实践让研究者看到临床试验存在的改革空间,后疫情时代将呈现一幅新图景


去年新冠疫情刚开始爆发时,临床试验遭受重创。大学关闭,医院将主要资源转向新冠肺炎治疗,许多需要频繁与病人面对面随访的研究被推迟或取消。

为此,一些研究者采用了新的方法来继续开展研究。例如邮寄药物,通过视频进行随访,并要求患者在家中记录自己的生命体征信息。

许多研究者表示,这种虚拟研究的转变早就该开始了。如果这些做法持续下去,不仅可以使临床试验变得更便宜、更有效、更公平,还可为那些没有时间或资源做临床研究的人们提供最新的研究机会。

杜克大学医学肿瘤学家和临床试验专家Mustafa Khasraw表示:“我们发现可以采用完全新颖的方法做临床研究,即使新冠疫情结束,也可能不会恢复以前的模式。”

远程监测 减少面对面随访

根据一项分析,2020年1月1日-5月31日,有近6000个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试验被终止,这个数值大约是新冠疫情前的两倍。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推迟了在65岁-80岁成年人中进行抗HIV药物替诺福韦的代谢研究。负责这项研究的药理学家Namandje Bumpus表示:“老年人很容易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和伤害,而且这个研究没有那么迫切,不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根本问题,因此不是急需做的事。”

在密歇根州弗林特,研究人员不得不停止招募进行高血压研究的急诊室患者,也有志愿者退出研究或难以参加。研究负责人,密歇根大学研究中风的神经病学家莱斯利·斯科拉鲁斯(Lesli Skolarus)透露:“有些病人的电话停机了,有些没有时间参加,有些则因为在照顾别人而更难联系上。”

斯科拉鲁斯及同事对研究方案进行了部分修改,使试验得以继续进行。值得关注的是,新方案取消了面对面随访,转而要求参与者使用带回家的袖带血压计,并通过短信发送血压计读数的照片。

其他研究团队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整。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神经学家对患有轻度痴呆或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进行了一项哌醋甲酯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参与者不再需要每两周去医院一次,而是通过邮件接收药物,通过视频进行认知评估,在计算机上进行智力游戏测试,并在家中完成每日的检查。“从本质上讲,现在这是一个完全虚拟的试验。”负责该试验的神经病学家史蒂文·阿诺德(Steven Arnold)说道。

即使无法完全取消面对面的随访,研究者也在寻找减少随访数量的方法,他们认为远程试验可能会在新冠大流行后时代持续进行。

虚拟试验无法完全取代常规措施

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神经病学家雷·多尔西(Ray Dorsey)进行了多年的远程临床研究,减少面对面的随访可以使招募患者变得更加容易,并减少病人脱落,从而使临床试验变得更快、更便宜。多尔西指出,他目前开展的一项虚拟研究在去年春季时病人招募出现了激增,该研究是对具有帕金森氏症遗传倾向的人进行长期观察。“尽管大多数临床研究被暂停或延迟,但在疫情中我们的研究反而加速了。” 多尔西说道。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肿瘤学家哈拉·博尔诺(Hala Borno)表示,向虚拟试验的转变也可能有助于临床研究多样化,从而鼓励更多的低收入和农村患者参加。“新冠疫情使我们回头反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博尔诺坦言。

不过,虚拟试验并不是万能药。研究人员必须确保无需亲临现场就可以完全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且要注意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使用相关技术或对技术感到满意。

在某些情况下,研究者仍然需要证明远程测试是可靠的。尽管阿诺德对家庭认知测试可以为患者的日常机能检查提供更好的观察窗口感到乐观,但他也指出,家庭环境有很多影响因素,“也许测试的时候有一只猫爬在他们身上,或者隔壁房间有人在干扰。”

此外,参与者的行为也不可预测。Cedars-Sinai医院的胃肠病学家兼卫生服务研究总监Brennan Spiegel经常使用Fitbit智能手环远程监测试验对象,但有些参与者曾经将手环备放在狗身上,有些则在洗澡时没有取下手环。 

还有些研究可能远程开展的效果就是不佳。西北大学的内科医生玛丽·麦克德莫特(Mary McDermott)表示:“我们不能认为远程干预与面对面是一样的,或者说远程措施将取代面对面的工作。”

不过,新冠疫情期间的实践表明,临床研究仍有改革的空间。波士顿百翰妇女医院的心脏病专家迪帕克·巴特(Deepak Bhatt)今年将参与一项抗凝药注射剂的试验,该试验只进行一次面诊,后期都将通过网络进行。“如果疫情没有发生,我们会采用惯常的方式。有时候变革的推动需要以危机为契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