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6 14:53:41作者:夏文萱来源:医药经济报
五批六轮国家带量采购官方文件已经正式公布。笔者随机研究了一些产品的限价,有的限价给的很有空间,当然,也有品种给的限价令人感到困惑。
以ω-3鱼油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为例,100ml的主流省级中标最低价格是199.5元,官方限价给出的是139.65元;250ml的主流省级中标最低价格是408.5元,官方限价给出的是281.6293元。为什么主流市场价格这么高,给出的官方限价大不一样呢?
上述价格之所以差距较大,笔者认为原因是统计口径,最大可能是去年至今各地的带量采购价格被国家带量采购采集,导致限价偏低。目前,业内对外公布的价格基本上为非带量采购价格。那么,全国药品价格联动到底如何推进?
以量换价为前提
目前,价格联动大致分为三种形态:
一是带量采购价格联动。京津冀等地已经陆续发文,对全国各地确定的带量采购结果进行价格联动。这种价格联动是为了保障量,但问题也很明显,在A省出现的低价带的量可能较多,而要联动A省带量采购结果的B省给出的量尚不足A省的一半,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还有就是像国家带量采购,一定会考虑各省带量采购价格。
二是非带量采购价格联动。这是目前业内的广泛做法,企业自主申报药品最低采购价格(含配送费用),同时填报该药品全部剂型、规格、包装在全国各省级平台一定周期内全国各省级采购平台实际发生的最低采购价格。很多省份要求同企业同通用名不同规格应保持合理比价。
三是非带量采购价格联动带量采购价格。这种情况曾经在某些地方零星出现,但不具有普遍代表性。目前,这种方式不被各地所认可,基本上不具有操作市场。
在国家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各省开展价格联动无疑是“动作正确”,将其它省的低价“为我所用”,可以最大化地避免资源消耗与成本浪费,也是一种过渡阶段的明智之举。
笔者理解,各省要实行价格联动的前提是充分借鉴国家带量采购的精神,以量换价,只有这样,药品企业才能以价换量,而不是现在以低价换更低价,没有采购量、配送量、回款量的充分保证,或者说是用小量换新低价。
哪些价格不采集
目前大多数省的价格联动,有三个区域不采集几乎成为惯例,分别是广东、重庆、福建。广东属于药交所模式创新,广东药交所从原来的一个月竞价一次演变成为现在的一个季度竞价一次,价格波动快、周期快,相对于其它省级招标短则一年、长则两年的采购,广东的数据不采集也在情理之中。
重庆药交所本身不属于招标采购范畴,在挂牌价之下鼓励医疗机构自主议价,因此,重庆价格不采已经成为共识。
至于福建价格,最高销售限价往往是多家企业产品共同拥有的价格,加上福建本身的采购模式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招标举措,“四价合一”的探索目前还是全国独创。因此,不采上述三省价格,属于情理之中。但近年来,北方某省陆续采集福建价格,一味进行价格联动,也是有的。
更有甚者,有的省份在价格动态联动的过程中考虑了更多细节方面。具体来说,如包装符合差比价的产品、差比价计算的单粒价格是一致的,但是直接除包装的单粒价格是不一样的,大包装的单粒价格会低于小包装的。
目前,省级招标采购价格联动多采取包装差比,即同一通用名、同一剂型、同一规格、不同包装之间,进行价格差比。而这种差比,由于各省对差比价规则的自我理解,往往不能统一步调,导致一家企业的同一通用名、同一剂型、同一规格、不同包装之间的药品价格“越差越低”。
这种利用差比的空间进行价格联动,无疑是将企业的价格在招标降价前“自损八百”,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当前,对于药品差比价,国家有明确规定,既然医保局没有出台新的差比价规则,建议各省严格按照价格差比价规则办事。企业市场准入人员对价格联动的变化形态,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