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数字医疗步步为营

发布时间:2021-06-07 17:03:20作者:赫然来源:医药经济报

信息通信技术巨头的战略布局启示


5月下旬,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健康与医疗高峰论坛”在天津举办。据悉,会议邀请了政、产、学、研、用多方专家交流论道,探讨如何落实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大健康已成为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国内有知名投资人在前不久的一次分享中也谈到,大健康和十年前的互联网一样,正处于机会最多、行业最为热捧的时期。

持这一观点的企业很多,典型如阿里和京东两家电商巨头,还有腾讯这样的社交巨头,早早在医药产业不断布局。本期笔者要分享的是另一家布局数字医疗的国内科技H公司,作为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巨头,从其在数字医疗的步步为营,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案例<<<

巨头的数字医疗发展简史

大健康赛道前景璀璨,值得布局的细分领域很多。对于科技公司背景的H公司来说,布局新药、器械研发等领域,与其资源属性相差甚远,但从“数字技术+医疗”的结合地带切入,更符合其战略定位。

早在2015年,该公司就通过智能手表切入医疗。当时H公司生产的智能手表就能够做到心率监测,还内置运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用以识别用户走路、跑步、爬山等多种运动状态,记录步数、卡路里消耗、运动时间、起身次数等运动数据。

对于H这样的巨头来说,单点布局智能手表领域显然无法满足其胃口,很快便开始了在大健康领域的广泛参与。2015年,启动和云南省卫生系统共建区域智慧医疗平台的合作,建设能覆盖云南省十三个市州、支持近3000万居民健康档案实时在线查询的平台,开启了后续H公司与地方政府的一系列类似合作。

2016年,H先后与广东联通、乐心医疗的NB-IoT智能血压计产品展开合作,H因此成为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标准的主导者。还与其他公司合作了输液监控感应系统,帮助提醒护士输液快结束,合作开发的婴幼儿安全监控系统,则通过电子标签追踪与保障院内婴幼儿安全等。

H公司还与飞利浦、GE医疗、联影、东软、理邦、药明康德等开展过战略合作。以飞利浦为例,两家公司在2016年底签署战略协议,重点在于共同打造面向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全程关护云。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开启智慧医院、云医院、移动医疗领域的合作。后来H公司专门成立了医疗事业部,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拓展。

经过2016年与大健康产业不同领域企业的合作探索,2017-2018年,H公司步入沉淀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在医疗领域的战略更加聚焦。除2C业务,2B业务选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区域健康云建设以及分级诊疗三大领域:与东软集团在苏州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打造数字化医院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如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医疗BYOD、移动护理、移动查房、院长查询、医院统一通信与协作等。H与各家医院、各省市区域卫生信息中心建设的合作也持续推进,截至2018年,已服务全国40%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000家三甲医院在使用H的产品和医疗行业解决方案。

至2017年,H在2C的健康可穿戴设备领域进一步延展业务,除了既有的智能手表产品不断升级,还拓展品类,推出智能体脂秤等。2018年,通过整合生态圈的智能家居、可穿戴健康设备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随着AI的升温,H公司同步进入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在人工智能病理诊断,肾脏病、质谱分析、消化道疾病、基因测序、分子病理、血液病、罕见病等更多医疗场景里探索AI应用。

进入2019年,随着5G网络正式开启商业化,H公司在医疗领域的主题聚焦到5G。当年就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广东移动合作,启动建设广东5G应用示范医院。与中国移动、大医院牵手,实践基于5G远程手术操控的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等。

与此同时,H公司健康可穿戴领域的业务也持续升级。在2019年,公司经营范围增加了销售医疗器械(二类),为其销售医疗级别的可穿戴设备做准备。自主研发的心率监测系统,通过联合多家三甲医院,开发出心律失常的专业监测算法,以降低脑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进入2020年,H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不断深化。疫情期间,还推出过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服务,实现CT量化结果的秒级输出。并与同仁堂国际达成协议,携手共建“智慧中医云服务”等。

以上只是对H公司在数字医疗领域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以H公司年销售额几千亿元的体量及其恢宏的战略设计能力来看,他们一旦选择去突破一个产业领域,投资与布局的宽度、密度必然史无前例。

战略意图<<<

布局三条主线

H公司的医疗布局看似繁复,其主线其实非常清晰。H公司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布局有三大主线:可穿戴设备、5G和云计算,分别对应企业的三大收入来源(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从公司2020年的年报数据来看,其在消费者业务上的收入是4829亿元,运营商业务是3026亿元,企业业务是1003亿元。实际上,H公司最开始的业务核心是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是后续拓展得较为成功的两大领域。

1.可穿戴设备  这是H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端收费的领域,策略核心是通过技术的不断突破,寻找下一个像手机、智能手表这样能够带来巨额营收的“杀手级”应用,同时围绕智能家居等广泛布局。而健康级乃至医疗级的可穿戴设备,无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传感器升级,开发智能手表的更多新健康指标追踪功能,以及不断的临床合作研究,驱动有价值的健康指导意见,正是近五年来H公司可穿戴设备发展的重点。

2.5G业务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至2025年,5G带动的产业链规模或将达到3.3万亿元,需加速5G在各个场景的渗透,帮助运营商加速5G网络建设和应用与企业的运营商业务利益紧密相连。由此,不难理解H与诸多医院等合作各类5G应用场景,探索试点各类5G医疗应用背后的诉求。

3.云计算  在2020年初的一次架构重组后,云计算升格为H公司在运营商事业群、企业事业群、消费者事业群之外的第四大事业群,不过,在对外的收入公布中,还是将云计算收入纳入企业事业群。无论如何,H公司对于云计算做大做强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数字医院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建设以及分级诊疗,是其在医疗领域落地的三大重要抓手,这些领域的项目落地都会带动其相应的硬件与软件收入。

分析<<<

数字医疗将走向何处

纵观H公司数十年来在各个领域的布局,以其ICT(信息通信技术)科技研发能力为核心,不断拓展收入领域是主线。在医疗领域,他们主要提供基础信息化设施,为推广这些设施以及解决方案的销售,不断发力,客观上促进了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进程,这些也是与医药产业交集比较多、比较广的领域,无论医院、药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CRO还是互联网公司,都有机会与其合作,拓展大健康产业合作边界。

同时,H公司为促进消费者业务的不断升级,推动了在健康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持续投入,这个领域目前与医药产业的直接交集还不算多,更多是联合医院等开展关于其医疗指标监测的临床试验和研究。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不少药厂也会对此感兴趣,比如患者筛查、依从性项目等。此外,虽然H公司目前的主要关注点在于依托智能手表进行不断的健康功能升级,与医疗产业的主要交集目前聚焦在心电采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健康、血管健康领域,但未来,技术进一步成熟后,会否进入血压、血糖等厂家的领域,颠覆既有厂家的模式待观察。

从以上方面能够看到H的数字化医疗部分的未来图景,将来会否更深层次地进入医疗领域,值得挖掘。H公司高管曾说过自己不做手机,结果现在已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手机品牌。也曾经说过不做汽车,转眼已通过合作推出了智选系列车。今后是否会进入医疗的硬核部分,如新药研发、器械研发、医院的经营等领域呢?

作为一家务实的巨头公司,只要核心能力能够支撑,进入的市场足够大,对企业既有的生态冲击又可控,就没有不进入的道理。H公司时下的核心能力是ICT技术,随着其发展,也会演化出新能力,这些新能力会否激发其进入医疗更深层次领域?期待他们在数字医疗领域不断形成突破,在帮助解决医疗行业既有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应有的价值。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