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生长激素集采会否重塑市场格局

发布时间:2021-06-07 16:26:27作者:老戴来源:医药经济报

前段时间,一份题为《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共同开展省级药品和耗材超声刀头联盟采购工作的函》网传版本,让两家生长激素龙头公司股价暴跌。原因是“重组人生长激素”被纳入目录,难道生长激素也要集采?

寡头垄断下的市场表现

全球范围看,诺和诺德、辉瑞、礼来、默克和罗氏五家公司占有生长激素市场95%的份额。其中,诺和诺德市场最大,占比达43%。在国内市场,国产产品销售一路飘红,长春金赛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份额达到74%,市场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行业第二安科生物占有约15%的市场份额,主要以江苏、四川、湖南等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为主。

长春金赛和安科生物都以院外市场为主。粉针剂竞争较大,有6家企业分割市场,安科生物占据最主要份额。水针剂市场竞争不充分,只有3家企业,长春金赛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对于生长激素,美国FDA批了11种适应症。国内的金赛有6个适应症,安科有4个,我国医保目录只为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报销,限制了医院使用。于是,以“院内导流+院外销售”,包括民营医院为主的市场销售,成为主流。

生长激素在国内需求旺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归结于生长焦虑。虽然经济水平提高带来营养水平大幅提升,“以高为美”的标准仍给众多家长带来焦虑。因此近几年,在OTC市场,类似赖氨酸磷酸氢钙之类的普药产品被包装成“长高神药”而热销。

生长激素的销售模式与抗肿瘤药类似,单产品价格高,且长期使用,院内销售会受到限制,转为院外特约地点销售非常普遍。但是公立医院的绝对权威推荐非常关键,尤其是部分流量医生和网红医生的科普,更促进了院外机构的业绩增长。生长激素的使用需要慢病管理思路,由院外机构完成后续教育和粘性跟踪服务。而这种粘性服务包括口碑传播是非公立医院机构最擅长的操作。

院内开发,院外跟进,是众多产品火爆的原因。针对这个产品,外企诺和诺德在中国经营多年仍业绩惨淡的主要原因,就输在了院外布局。

生长激素会不会集采

首先,生物药集采有先例,比如武汉的胰岛素集采。化学药按照一致性评价的方式进入集中采购,但生物药很难进行类似评判。美国FDA发布生物类似药原研替代指南,给生物类似药企业提供了证明其产品与原研药可替代的路径。国家层面的集采是在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而地方集采发挥各自特色,使用多个标准,目标明确,就是降价。

其次,从国家政策导向看,生物药集采正在走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于今年初发布《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生物药相似性评价的概念,为生物类似药的替代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国家医保局在答复相关提案时表示,正在研究生物制品集中采购相关政策,生物类似药并非集中带量采购的禁区,在考虑生物类似药的相似性、企业产能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具体产品的临床可替代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将适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此外,生长激素粉针剂目前市场竞争充分,满足“三家以上”条件,但水针剂情况不太成熟,长效针则不存在集采可能性。粉针剂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销售,具备普遍性。因此,一旦生长激素进行集中采购,粉针剂肯定会被首批纳入,但是受医保适应症限制,带量不会太大,除非扩展适应症。

长高是刚需但医保不买单

从当前的使用情况看,生长激素治疗属性的应用范围不大,不是大众适用产品。事实上,它的使用更接近塑形和医美整形需求,均为自费使用。一方面,国内产品使用率和认知度比较低,市场不成熟,潜力很大,与欧美市场存在渗透率差距。在院外市场的优质服务带动下,会有一个很明确的增长空间。但另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新生儿只有1003万,为近几年的历史新低,低出生率又是一个限制因素。5月31日国家层面放开三孩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出生率,还有待观察。

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基础和运营模型,包括抗肿瘤药、生长激素、呼吸机、医学精准定制眼镜等等。除了满足刚性需求,更重要的是患者管理和服务。放弃在医保市场挣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自费患者,这显然是另一条赛道。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