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 创新转化集群效应明显

发布时间:2021-06-07 15:29:08作者:本报记者 张蓝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5月27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九次会议,会议决定围绕大湾区建设整体规划,在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枢纽、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仅是广州,东莞、深圳、中山、珠海等大湾区九个地市,都在积极响应区域发展战略,在监管部门、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建设正如火如荼。

挖掘生物医药前沿领域

根据《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广东要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市场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在打造中国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处于领先地位。按照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设目标,广东省将重点打造以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为代表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以深圳为例,自从2009年开始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来,现在已经形成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大鹏新区国际生物谷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在另一个创新中心城市广州,同样拥有广州国际药城、科学城、国际生物岛等多个生物医药发展集群,且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执行会长朱少璇告诉记者,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多个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利好新政,并将生物医药产业上升为全省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信在政府、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不断汇聚下,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定会迎来大发展的新时期。”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重镇,区域内产业集聚优势明显,那么,对比沪苏和北京,大湾区在哪些细分领域存在潜力?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从百济神州、龙沙、诺诚健和、康方生物、GE医疗等企业的产业布局来看,目前部分企业在大分子药物和细胞治疗药物领域的发展,初步显示大湾区正在成为细分领域产业发展的可靠备选地区之一。

加速临床需求产业转化

大湾区拥有超过200所大学院校,拥有众多评价颇高的医学院。同时,大湾区拥有超过40家可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中心,转化医学领域众多知名专家也汇聚于此。行业普遍认为,产业端“厚积薄发”仍需打通创新链条,尤其在高价值的前沿研究领域,更亟待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聚焦整合产业资源。

目前,大湾区高端创新转化正在持续加速。4月28日,惠州市中医医院联合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罗浮山国药院内制剂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建设“粤港澳惠州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正式签约, 旨在更好地发挥产业链合作资源优势。5月23日,理肤泉品牌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签约揭牌了首家联合医学研发中心,携手打造产品研发转化平台,致力于为患者和消费者带去更安全有效的健康解决方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副院长刘海全认为,转化医学平台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让医学科研从原来的基础实验往临床应用转化。“在临床发现的问题,通过科研的基础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再回归临床,这就是我们转化平台搭建的一个主要目的。”

产业链携手共同推动转化医学在创新研发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意味着整个医学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即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综合挖掘预测、预防、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医学价值。

欧莱雅(中国)理肤泉品牌总监何玛莉指出,理肤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携手皮肤科专家完成了超过600次的临床试验,一直致力于同全国最优秀的皮肤科医院合作。“企业希望与临床机构一起来创立联合医学研发中心,加速产品研发和创新转化,带给患者和消费者更多的健康护肤理念,以及能够把产品的功效提升到更高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在采访中表示,皮肤疾病包括2000多种,而且不仅是外在疾病,也包括内在疾病的皮肤表现,因此皮肤病治疗和养护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通过联合医学研发中心,临床和产业可以携手推动抗氧化、防晒、年轻化等产品领域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来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并围绕皮肤的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开展更加深入的基础研究。”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