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7 15:15:39作者:张昊 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药品治理体系研究专委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副教授来源:医药经济报
《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六个方面十八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提升“互联网+药品监管”应用服务水平。在笔者看来,药品网络销售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一直是药品监管部门和业界普遍关注的,促进医药电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可以探索“以网管网”的现代监管方式,建立互联网+药品监管体系,多元化解决药品网络销售中存在的难题。
提升监督检查能力
在即将落地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组织建立国家药品网络交易监测平台。监测系统对于药品网络销售管理至少具有三方面优势:
一是通过技术手段,主动采集监管所需数据,确保满足监管需要。通常情况下,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行为的发现及查处主要走消费者投诉举报途径,监测系统的建设能实现对违法行为的主动监测、主动发现、主动管理。例如系统可监测网络销售假劣药品、未注册进口药品、国家特殊管理药品等情况。
二是药品网络销售业务销售额逐年增加,交易信息呈指数级增长,监测系统可在浩瀚的网络交易信息进行搜索,及时发现线索,提高监管效率,有效解决以往人工巡检面对海量的、动态的数据监管瓶颈。
三是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交易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固化证据,并将相应数据证据上传监管部门。
助力网售者履行法律义务
企业“互联网+药品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提升“互联网+药品监管”应用的基础,可更好地帮助药品网络销售者履行法律义务。
平台审查义务 医药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监测技术,对入驻商家发布的药品信息进行检查,同时通过AI检查商品页面信息,识别药品文字和图片,及时发现违规上架、商品类目乱挂、违规广告、处方药违规促销等问题。
追溯义务 药品网络销售者要建立“互联网+药品管理”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确保药品流通环节信息留痕,实现信息可追溯。目前医药电商产品追溯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完成对出入库数据、物流数据、使用数据、质量检测数据等环节的覆盖管理。
处方审核义务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电子处方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处方药网络销售者在处方审核过程中面临处方合法性、处方存储、处方审核及流转数据安全等实际问题。而线上药师处方审核意识相对薄弱,药品网络经营者可对接互联网电子处方流转平台,保障处方真实及数据传输安全。并探索研究公共电子处方智能审核软件,结合AI医学文本识别技术,支持药师科学、规范审核处方。
升格配送质量管理水平
药品配送是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药品流通领域广泛应用,在药品运输过程中,可通过运输工具的嵌入软件,实现运输过程中的药品信息的实时记录及处理,对运输环境温度实行智能控制。
在药品终端的配送过程中,智能药箱可连接网络,实时调控智能温控系统,让药箱根据每个药品的储存条件需求来自动调节温度。
“互联网+药品管理”理念在药品配送中的应用,可优化消费者购药体验,在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消费者不仅可以看到配送员的配送距离,还能够查询配送药箱的温度和湿度信息,使配送储存环境透明化,更好地保证配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