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绿色升级改造,质量逐步向好

发布时间:2021-05-26 17:24:21作者:朱军生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几年,受国内环保加压、市场竞争加剧、外贸壁垒加大的影响,我国原料药发展增速有所回落,但增长态势保持稳定,质量逐步向好。

仅以2019年为例,2019年规模以上原料药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803.7亿元,占医药工业比重14.6%,同比增长5.0%;利润449.2亿元,占医药工业比重13.0%,同比增长4.1%;利润率为11.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产量262.1万吨,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1%;出口交货值717.7亿元,同比增长4.6%。
目前,我国能够生产二十四大类化学原料药、数千个品种。产量规模较大的是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和激素类等。其中,维生素年产量30多万吨;抗生素年产量约10万吨;解热镇痛类年产量8万多吨。原料药产量50%多用于出口,年出口量在万吨级以上的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消化用药类、滋补营养类等。出口数量最大的原料药为维生素类,2019年出口量20多万吨,细分领域的VA、VB1、VB2、VB6、VB12、VC、VD3、VE等产品占据国际市场30%~80%以上份额。出口金额最大的原料药为肝素钠,2019年出口额达10.6亿美元,累计过亿美元的原料药达36个。

技术和质量绿色升级

我国生产的原料药品种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等传统原料药的生物发酵与化学合成生产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同时,一些绿色创新工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端原料药研发和定制生产,也吸引着更多的跨国制药企业进入中国,寻求高效原料药委托加工(CDMO)合作,凯莱英、合全、博腾、华海、九洲药业等成为优势代表企业。
原料药行业重视国际化经营,带动了其环保、安全、职业健康(EHS体系)等运营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
2016年11月,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将“推动绿色升级改造”列为主要任务之一,鼓励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以厂房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目标,打造一批低排放绿色工厂。2017-2019年,工信部公布了多批绿色工厂,先后有近百家制药企业列入,占比5.4%,每批获评的数量逐步增多,大部分为原料药制药企业。

高品质进口需求有所上升

随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深入推进,高品质原料药的进口需求也有所增多。由于国内环保和安全监管要求的提升,部分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具有成本和制剂优势的国外原料药也加大了进口力度。同时,药监制度改革加快,原料药进口门槛调整,部分抗癌原料药进口实施零关税清单等,在诸多利好原料药进口的因素推动下,2019年我国原料药进口大幅增加,同比增长24.7%。
据医保商会统计,2019年,原料药进口额为1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4.7%;进口量为196万吨,同比增长6.2%,进口均价同比上涨17.4%。原料药进口额前三位的国家进口额依次为15.21亿、11.91亿和10.32亿美元,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外资制药企业制剂需求增加,是原料药进口的主要来源,重点产品包括吗替麦考酚酯、恩替卡韦、阿托伐他汀钙、阿卡波糖等,重点企业包括辉瑞、罗氏、拜耳、默克等。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