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国原料药产业的全球定位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26 17:23:11作者:许铭来源:医药经济报

最近,印度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原料药供应再度紧张,同时也对我国的原料药出口带来直接影响,供应安全的话题成为业界的热议。中国的原料药国际竞争实力到底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该如何确定?本着这个思路,笔者对当下原料药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身处的竞争态势做了大致梳理。

梳理主要按照三条线路进行:一是找出到底哪些品种在近2000亿美元的国际原料药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二是找出哪些企业在从事这些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三是找出全球范围内有哪些企业在从事同类产品的生产,及其对竞争态势的影响。
因手头资料正在广泛收集当中,特别是需要查找的数据还要进一步丰富和确认,在此仅简要与业界做分享。

地位溯源:中国产品的国际地位

当前,我国的原料药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2019年的出口量已超1000万吨,产品行销189个国家和地区。有数据显示,已占全球原料药市场产量约40%,笔者以为,占至少三分之一应不为过,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原料药生产龙头。
我国能够生产约1650个原料药品种,品种全、产量大、质量可靠是显著特点,比较优势体现在发酵类产品、成本控制水平和国际达标等方面,拥有几十个出口金额过亿美元的产品。
近年来,无论是欧盟CEP还是美国DMF的申请数量都呈快速增长趋势。以欧洲市场为例,中国大约有900多个原料药品种在欧洲市场上销售,是欧洲最大的原料药来源地。随着合同定制生产业务的迅猛发展,也为中国原料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原料药行业的增长。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每年出口的300多亿美元原料药产品中,大宗原料药仍占较大比重,特色和高附加值原料药虽有明显增长,但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出口产品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中国力量:
占有较大份额的主要原料药和相关中间体


我国生产的在全球占有相当市场份额,且具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为数不少。
其中,抗生素领域产品是我国最主要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大类产品,其下有几个产品子类: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领域,主要有青霉素工业盐及6-APA、阿莫西林及其下游产品、7-ACA、7ADCS、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和4AA(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等;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领域,主要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红霉素以及硫氰酸红霉素(合成三代红霉素的关键中间体);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领域,主要有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在喹诺酮类抗生素领域,主要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在四环素抗生素领域,主要有土霉素、金霉素等;在其他抗生素领域,主要有氯霉素及其衍生物、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和磷毒素等;在抗病毒药物领域,主要有拉米夫定、依法韦伦、恩曲他滨等;在维生素产品领域,主要有维C、维E、维B5,维B12和维K等;在解热镇痛类产品领域,主要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在降压、调血脂类产品领域,主要包括沙坦类和他汀类产品;在抗肿瘤类产品领域,包括紫杉醇、蒽醌类等。
此外,我国生产的地塞米松、肝素钠、卡马西平、辅酶Q10以及降糖类、生殖类、含青蒿素类抗疟疾等产品也拥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上述这些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也是中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重要代言产品。

全球格局:原料药市场竞争态势

首当其冲的,中国主要面临来自印度企业的竞争——他们一方面从中国购进中间体,再在本国内制成原料药,或从中国进口原料药制成制剂,用于出口或用于内销。
有一些数据显示,印度约70%的原料药来自中国。由于印度企业在出口退税等方面享有优惠,人力等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加之其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营销网络较广,在其成为中国最大原料药买家的同时,也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近年来,全球原料药生产重心呈现向中印两方转移的趋势,一些跨国药企尽管也从事原料药生产,但基本以满足本国自身需要为主。环保、成本和国际分工协作,是这一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新冠疫情发生后,欧美越来越多的药企已考虑到原料药生产回归的问题,但这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不会改变全球原料药的供应格局。
据调查,除了荷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俄罗斯以及东欧个别国家等拥有为数不多的原料药工厂,大多数国家早已放弃原料药生产。在美洲,美国、墨西哥、巴西、古巴还拥有一些原料药工厂,但数量也不多。在部分国家,原料药企业还呈减少趋势。在亚洲,除中国和印度外,以色列、日本、韩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工厂,但数量较为有限。在非洲,原料药工业几乎为零。
就产品结构而言,中国与印度的原料药竞争主要体现在大宗原料药品种上,而与欧美日的竞争主要是特色原料药品种,还面临来自诸如梯瓦、帝斯曼、巴斯夫等大型跨国企业的挑战。
中等以上规模企业:
增长中坚力量
通过对中国原料药出口企业的分析,可对今后发展后劲有一些直观的判断。
单从原料药出口规模来看,2019年我国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7.5%, 5000万美元以上出口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8%,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17.5%,中等以上规模企业成为增长的中坚力量。
尽管在中国原料药产业发展上,业界有不少争执和讨论,但笔者以为,强大的原料药生产能力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经过多年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我国医药产业特别是原料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将原料药铸就成了我国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是核心的产业优势。
鉴于当前全球医药市场现状,做强做大原料药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否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展望未来,最关键的是如何根据本国健康事业发展需求,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原料药产业发展道路。面对激烈复杂的国际竞争,本土企业应在继续保持原料药国际市场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在“精、优、特、专”上做足文章,保持定力和恒心,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产品的全新价值,从而掌握更多产品的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在国际竞争格局当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此外,整个行业必须对原料药产业的未来发展定位做出回答,将打造中国制造的统一品牌作为己任,合力下好国际化这盘大棋。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