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1 15:12:28作者:鄢圣安来源:医药经济报
第二计“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分来得有效。
在OTC销售中用到此计,主要体现在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来攻击竞争对手薄弱的一面,比如用我们产品的优势卖点来拦截竞品,用良好的客情来拦截品牌产品。
当和老板谈业务遇到瓶颈时,我们可从店员、店长身上下功夫寻求突破。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为我们在业务谈判中提供有力的证据。
谈判中,我们要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或者“痛点”,一举攻破。在谈到药店利润这一块时,我们可以避重就轻,该谈扣率谈扣率,该谈差价谈差价。
案例1:巧妙比价赢得合作
在开发LT的过程中,友惠堂大药房的王总一直拒绝合作。理由是,虽然产品是品牌厂家生产的,但现在没有广告支持,没有临床带动,却以七五折扣供货,较高的零售价也成为推荐的障碍。王总最后总结就一句话:“不要!还不如卖KBW。”
我说:“王总,在商言商,抛开产品的治疗效果的区别不谈,就利润而言,一盒KBW零售才买12元,并且是流通产品,你还不敢卖高价,如何用它打价格战?抛开这些不谈,就算你这盒药是捡回来的,也只能挣12元。
但是,我们LT这个产品,虽然供货价贵,核算完促销政策之后,您一盒有20元的利润。虽然价格高在推荐方面有困难,但消费者买药不是为了图便宜,而是为了治病,治疗效果才是硬道理。
再说,药店高额的房租和人员工资都需要支付,靠十几块钱的产品支撑很困难,而品牌的高毛利产品舍它取谁?”
王总立马笑着说:“ 你的分析有道理,先搞20盒销销看!”
这个故事是笔者经常在产品进场时讲给单体药店听的。他们总是希望零售价低点,因为零售价低可以减少推荐的阻力,似乎零售价是影响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而他们又希望利润空间大。但是,一个零售价10元的药,利润空间再大,能大过10元?所以,我们用这个比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达到合作的目的。
案例2:以客情化解品牌劣势
在操作KS这个产品时,笔者充分调查了市场主要竞品的销售情况。
竞品XMS主要依靠媒体电视广告带动销售;而BFKS是多年的医院处方产品,走方情况严重。虽然利润空间小,由于有人点着要,为稳定客户,只好硬着头皮卖,但店员绝对不会主动推荐这两个产品。
另外,这两个产品几乎没有终端队伍去维护客情,完全依靠“自然流”。
抓住竞品的薄弱环节,笔者采取以下策略:
①保证药店的合理利润空间。药店没有钱赚,是不会主动推荐的。
②给予店员销售奖励。要想店员卖你的产品,那么店员卖药的压力和动力问题你至少解决一个,否则你的产品销量就只好靠“天收”了。
③拿出费用给业务员做客情维护。光说不练假把式,销售代表们每次都空着手干跑、不带点礼品,建立客情困难还是有点大。
④开展店员培训活动,讲解简单的疾病知识和产品知识,比较我公司产品在剂型上的优势所带来的治疗效果上的不同,以及讲解如何将深奥的药理知识形象地传递给消费者。
这样一来,对于再来找BFKS和XMS的患者,店员都会多上一嘴,首推笔者公司的产品。由于笔者公司的KS确实疗效显著,慢慢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品牌效应。
产品的销售有产品的因素,但产品还是要依托人传递给消费者,因为有信息差,需要店员来解决信息差。既然是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人都是带有感情的,因而客情建设和客情维护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品牌的不足和利润空间的不足,都有可能用客情来化解!
案例3:做店员工作让产品进场
与和君安堂大药房的陈总就合作KS这个产品,谈判多次未能如愿进场。陈总以没有品牌、不是医院临床带动产品、没有广告支持且供货价较高等理由拒绝进货。多次沟通之后发现,陈总的主要顾虑在于对产品的销售信心不足,怕一旦进货之后,产品滞销。
某日拜访,碰巧陈总不在,就与药店店员聊了起来。混熟后聊了一下KS的产品知识,有个店员曾在某连锁药店里卖过KS,说消费者反映疗效不错。说到这里,笔者就开门见山说:“往后要是产品进店,会有促销费和小礼品协助销售,明天我和陈总谈产品时,你们附和一下,说之前卖过KS,消费者反馈很好。”店员答应了。
第二天跟陈总谈,笔者有了底气,说:“您这里的店员之前在某连锁卖过我们的KS,销售的真实情况您可以问问他们,我也不要您进很多产品,初次进货只要求5盒,一个月之内卖不掉,我全部买走!希望给大家一个彼此合作的机会!”陈总问了店员,店员按我的说法说了,产品顺利进入了药店,加上促销政策,产品有了很好的销售。
另外,在很多时候,包括连锁药店的采购,经常会就采购的产品咨询各门店店长。所以,大家有时可先把门店店长的工作做好,再找总部合作就轻松很多。当然,有些连锁会有这样的考核机制:购进的产品分配到门店,如果门店卖不出去,就会由门店来承担产品过效期产生的损失。
因此,当店长不愿引进新品时,我们要告诉店长“产品怎么卖出去”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围绕“市场有需求,药店有利润,患者能治病”这几个层面。具体而言,就是告诉店长:来药店说什么症状的人可以吃?来买什么药的人可以联合用药或者拦截推荐?如果消费者不能接受,你用什么样的话术来解决?解决了卖药的困难,店长自然就敢建议公司采购了。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