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基药目录调整猜想 新普药时代来了?

发布时间:2021-04-13 16:03:42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 实习生 郑淼来源:医药经济报

今年以来,基药制度、基药目录调整的消息不断。2021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明确,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全力推动基本药物制度落地、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也提到,医疗机构开具长期处方应当优先选择国家基药等药物。随着“986政策”和“1+X”用药模式深入推进,基药市场将呈现一番新景象。

QQ图片20210413160334.jpg


“986制度”离预期有差距  

  

按“986政策”要求,各级医院配备基药比例需达到:基层医疗90%、二级医院80%、三级医院60%。不过,当前全国各级医院基药配备比距离这一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根据3月30日国家卫健委通报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虽同比略有上升,但未达到60%的占比要求。

江西省卫健委在基药配备使用未达标省直医疗机构集体约谈会上指出,近年来该省基药使用大幅提升,2020年全省基药采购金额占比39.8%,同比增长13.1%,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24%,在全国居前列。但省直三级医院增长幅度不明显,比例偏低,是该省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短板。

基药政策尚未达到预期与执行力度不足不无关系。在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孔标看来:“‘986’制度的执行情况还不是很理想。执行情况不佳来自多方面原因,比如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执行、医改措施落地等。一些受到市场关注的短缺药,很多都是基药,这些产品在生产、供应、使用上也有很多待解之处。”

万康健投市场总监戴文杰指出:“近几年,大家的主要关注点都集中在带量采购和医保目录,对基药的关注度有所下降。‘986’制度在每个地方的执行情况不太一样。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管理不到位,没有执行严格、统一的标准。不过,随着更多药品纳入带量采购,大家的注意力也聚焦到基层。同时,带量采购常态化,开发大医院的成本越来越高,基层、基药将受到更多关注。未来基药可能会成为一个争夺点。基药或许会由普药时代进入仿制药时代或新普药时代。”


发挥基药特性优势


按原则上至少每三年调整一次的要求,今年新版基药目录将落地。有分析指出,按照目前全国每家三甲医院平均1500个用药品种计算,基药目录需扩容至900个。同时,国家仅对基药使用数量比例提出要求,未对金额占比做出要求。如按金额要求,基药目录或迎来调整方向变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基药目录可能从几个方向进行调整:一是增补中成药。近年来,中药热度一直在增加,新冠疫情后对中药的呼声更加强烈。二是增补临床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药品。三是临床必需、效果好、药价偏高的药品,比如抗肿瘤药,尤其是那些在带量采购和价格谈判后大幅降价的药品。四是临床用量大、认可度高的慢病用药。五是儿童药等。?荩(下转4版

谢孔标认为:“以目前我国发展水平来看,对现行基药目录适当增减即可满足需求。基药目录的调整方向应该集中在调出性价比低、有明显副作用的药品,替换成对应品类中性价比更好、疗效更确切的产品。基药目录调整不一定是增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让基药目录调整更加合乎现实需求。”

随着基药制度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如何结合产品特性发挥优势、企业需要做怎样的规划与准备?戴文杰指出:“想要进入基药目录的药品,首先需要获得临床认可,必须是在临床广泛普遍使用、有临床基础的药品。其次,价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成药方面,能追根溯源的古方、名方更容易得到认可,仅通过改变剂型的产品难度加大。企业需筛选产品,选择符合基层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适应症的品类,重点推进对应工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