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打破创新者窘境,颠覆医疗信息化产业

发布时间:2021-04-07 15:12:39作者:辛春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1年初,数字医疗公司Y登陆港股。这家建立没几年的医疗大数据公司横空杀出,早于更老牌、也更受市场关注的数字医疗公司,先一步走进港交所,验证了商业模式对于数字医疗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也折射出整个医疗信息化产业面临的创新者窘境。


颠覆者能做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Y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这也是他们给产业的整体印象。典型医疗信息化产业的代表企业更多是像东软、万达信息、卫宁软件、创业软件等主要为医院提供包括HIS、eMR、PACS、LIS等在内的软件解决方案,或给医疗监管机构等提供区域医疗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公司。

不过,梳理Y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会发现与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依然类似:其客户与医疗信息化企业高度重合,但在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提供的软件服务基础之上,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洞察及智能服务。当他们在这两个市场站稳脚跟后,必然会进入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的基石业务市场,并凭借其符合时代趋势的理念与解决方案,形成对医疗信息化市场既有企业的有力竞争。

管理学知名书籍《创新者的窘境》中指出,传统产业的巨头正因为其拥有良好的管理,而无法把握市场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进而被后来者颠覆。创新者的窘境,很好地诠释了医疗信息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案例企业Y的主要收入有三个来源: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如表1所示)。

具体到Y公司,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这个部分的收入有超过六成来自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方案。在其发展早期,采取收费模式,面向医院端则免费提供,以开拓市场,解决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解决不了的医院内部以及医院间的数据壁垒乃至基于数据的智慧洞察问题,这正是他们的强项。

随着其解决方案的逐步成熟并具备市场竞争力,Y公司逐步开始向医院端收取费用。表2罗列了以Y公司为代表的医疗信息化企业可以提供的服务及商业化运作方式。

Y公司为医院客户提供的服务,从技术角度来看,与传统医疗信息企业为医院提供的BI或者数据仓库系统非常相似,不过,传统BI(商业智能)的解决方案更多从医院内部信息化整合角度出发,较难打破院内各部门之间的壁垒,且作为医院需求提供方的医院信息部门,缺乏足够的医疗洞察。综合多种原因,传统BI解决方案并不能解决医院不断涌现的运营以及管理上的各种问题,且一些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满足于既有商业模式,没有足够的动力解决医院客观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这就给了Y这类公司更多的机会。

面向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的医疗信息化市场,同样存在有待解决的各种痛点。典型如医院信息化孤岛、DRG疾病诊断定价等。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推动中,在对医院和公共健康领域信息化连续投资多年后,国内很多地方都处于通过应用海量医疗大数据以深度改善医疗系统的爆发期,如何基于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并开发智能应用,也是颠覆者们的优势。


顺势切入生命科学领域


我们看到,医疗信息化企业在为医院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同时,很自然地拥有了为医药企业、医疗设备企业提供服务的机会。

大约在七八年前,笔者就职于沿海某大型医药企业,当时公司很希望探寻与医疗信息化企业一起,在用药管理上做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事情,不过,接触的几家信息化厂商觉得需求量不大,不愿过多投入资源尝试。Y公司在商业模式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医药企业、医疗设备企业等将是重要的支付方。随着这类公司在数据与行业洞察方面的积累增加,他们很快通过引入行业知名咨询公司团队,构建了基于医疗大数据、服务于药械企业的能力。

更具体而言,他们设立的云端服务模块,为生命科学产业提供分析驱动型临床开发、RWE和数字化循证营销三大领域服务。

以临床开发与监管事务咨询业务为例,近年来,数字化对产业的 影响不断加深,医疗产业传统咨询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拥有数据企业的挑战,咨询公司基于数据以获得洞察,从而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建议。通过调研等获得的数据是小数据,而今,拥有亿级大数据的企业,如果也提供咨询服务,具备的竞争力可想而知。典型如美国健康咨询公司凯度健康,去年就被美国电子病历供应商Cerner收购。

创新的颠覆者们不仅形成了对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的颠覆,也发起了对医疗咨询产业的洗牌攻势。


拓展面向个人的健康服务


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另一块还未能成功涉足的领域是面向个人的医疗健康服务。特别是线上咨询、健康和疾病管理、保险等。

应该说,与医疗信息化领域、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相比,这块业务属于潜在价值最大但商业模式最为模糊的领域。看到该领域的巨大潜力,不少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通过设立单独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司实体开展了试点,不过局面还比较小。Y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时间也不长,推出了相关健康品牌,与知名跨国医药企业深度合作,迅速打开局面,进一步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迅速拓展了诸多个人用户。

与典型互联网医疗企业通过医生与患者的在线问诊抽取服务费提成的方式不同,新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保险服务:能为保险公司提供创新保险产品设计(基于其拥有的疾病模型及疾病知识图谱);智能核保(基于其医疗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智能理赔处理(数据分析能力)等。

尽管在个人健康服务领域,Y公司成功跑出商业模式还有许多的未知数,不过,其开拓的患者市场方式,与知名外企深度合作招募医生的市场进入策略无疑是领先的,值得借鉴。


★★★ 点评 ★★★


颠覆者须具备哪些实力


为什么这样的案例企业能够实现对传统医疗信息产业的颠覆并成功上市?笔者以为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Y公司在战略上远远领先于传统的医疗信息化公司,其商业模式由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和健康管理三个环组成,三个环互相之间能够形成协同,还具备生长出更多商业模式的可能性。这与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卖软件的商业模式相比不在同一个层次。企业的视角也更为广阔,看到了产业中不同既有商业模式之间存在协同的可能,不拘泥于出发时提供的单纯的医疗信息化服务。

其次,这样的公司更具备生态思维和互联网思维。通过与医院、政府、药/械厂家、保险公司、咨询公司、资本等协作,构建服务生态圈,借助生态圈中不同参与方的力量,撬动更多的可能,促进业务快速发展。他们往往擅长从资本市场融资,并通过融资快速做大做强。他们深谙互联网之道,通过免费快速获客,加速成长。

再次,这样的公司应具备明显的人才优势,管理团队有知名投行背景,有专注于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的优秀人才、丰富的大客户销售经验,还有从知名医药咨询公司聘请来的队伍为核心,建立起面向生命科学产业的解决方案及销售队伍。条条战线,都要有合适的人才配备。

多种优势叠加,使得颠覆者与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相比将具备非常大的竞争优势。面向“十四五”,只要他们不断推动既有业务的延展,优化运营,并持续收窄亏损面,就有望持续保持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地位。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