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2 11:27:57作者:程兆锯来源:医药经济报
第二批国采开启,将建立国家医保耗材目录准入制度
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发布的《关于开展部分高值医用耗材医院采购数据填报的通知》,3月13日起,使用人工关节类、脊柱类、创伤类骨科高值医用耗材的公立医院开始报量,这被业内视为高植耗材第二批国采(骨科类)开始启动。
前段时间,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发表的署名文章《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提出,将“建立国家医保耗材准入目录制度”(下简称“目录准入制度”)。可以预见,高值耗材市场格局生变,可及性大大提高。
政策组合拳展开
医改经过“十三五”的大力有效推进,群众医疗社会保障获得感增加。进入“十四五”,医疗保障改革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发展格局。目录准入制度等新发展观提出后,在可期的将来,医疗保障领域将产生深刻变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群众就医次数、慢病发病率增加,医用耗材费用负担呈现增加趋势。将功能作用强、临床价值高、费用水平高的医用耗材纳入医保,建立目录准入制度,将有效缓解群众就医负担。
2020年6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当年11月,高值医用耗材已经开展第一批国采(冠脉支架),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目前已经落地执行。2021年3月,高值耗材第二批国采到来。政策组合拳有序展开,为目录准入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群众就医迫切,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医保改革进入深水区,“顶层设计”与时俱进。跟上发展的步伐是完善医保体制、优化医保医用耗材供给、消除医用耗材在省及医疗机构各自管理的弊端等客观要求。
关注医保目录准入
目前,医用耗材的一、二、三级分类将会由于目录准入制度实施,出现结构比例调整。进入医保目录的医用耗材将成为企业优先生产、研发、提质、提档的目标。
医用耗材企业应高度关注目录准入制度。在充分理解制度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该项制度的形成过程,在征求意见、政策调研等阶段积极作为,最大化自身关切与政策关切的融合面。
群众就医、药品及医用耗材是医保基金费用支付的主要构成之一。随着药品、医用耗材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中采购,医保基金将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覆盖部分医用耗材支付,群众医疗保障将更充分。
医用耗材进入医保目录的权限在国家,医保支付的范围、标准则由省级医疗保障局制定,确保了进入目录医用耗材的科学性、严肃性、临床性和功效性。同时,医保支付标准、范围和流程等二级制度的建立,是该项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跨区域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布局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上述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能否形成可喜的工作成果,有待关注和商榷。
市场要素良性循环
受我国人口老龄化、随子女迁移离开参保地、慢病人数增加等客观因素影响,医用耗材需求将呈现增加趋势。久病成医、育儿成医以及群众医护知识提升,掌握自我护理能力,医用耗材购买需求增加。将纳入医保目录的耗材使用范围覆盖至零售药店、公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等,可解决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满足部分群众自我护理的医保需求。
目录准入制度对医疗机构采购医用耗材的政策引领,传递到医药耗材市场,将形成医用耗材的有序、向好(进入目录)竞争体系。多点(医疗机构多)、零散(耗材规格多、品规多)的独立采购局面将得到规范。
目录准入制度实施形成的市场份额,具有突出的市场调节作用,势必引领医用耗材市场发展方向,形成新的市场、产品和流通格局。结合国家集中采购,医用耗材整体采购成本降低,市场各要素实现良性循环,采购市场将更加“干净整洁”,实现健康发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