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便携式B超市场风起云涌

发布时间:2021-03-10 09:29:27作者:徐铮奎来源:医药经济报

自上世纪50年代B型超声波诊断仪问世以来,因其简单易用、结果可靠,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B超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泌尿科等科室,以诊断各种脏器(如肝、胆、肾、膀胱及前列腺等)疾病以及检查胎儿发育情况等。近年来,B超还扩展至心脏病诊断、皮肤组织肿胀、器官移植后情况、疼痛及感染的判断等多种新用途。可见,B超已成为临床医学界不可或缺的常用诊断器械和得力帮手。

市场规模大增

进入本世纪,方便、易用的便携式B超仪逐渐取代了沉重、价格高昂的固定式B超,成为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之一。通过新型医用软件结合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探头,便可用于做多种B超三维检查。

据美国咨询公司BUSINESS WIRE 报道,自2016年至今的5年里,全球便携式B超产品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2%,远高于其它医疗器械产品的年增长率。2018年全球便携式B超产品市场规模已达30.36亿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全球便携式B超产品销量猛增25%,超过了45亿美元。有机构预测,到2023年世界便携式B超市场规模将达到甚至超过68亿美元。便携式B超产品国际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就在十年前,国外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公司生产便携式B超产品,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荷兰飞利浦、西门子公司、日本富士胶卷和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等。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便携式B超产品的生产商行列中,如韩国三星、日本ESAOTE、美国ZONCARE、BenQ医疗公司及中国深圳迈瑞、无锡祥生医疗等。这些公司的加入不仅推动了世界便携式B超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从而使更多病人能用上B超。

尽管国际市场上有数十个品牌的便携式B超产品,但从技术角度看,这些产品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手持式B超和手推车式(万向轮式)B超。这两类产品支配着国际便携式B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数据显示,2018-2019年,全球共计生产和销售了200多万台便携式B超。按地域划分,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为全球最大便携式B超市场(约占35%),欧洲居第二位(占31%),亚太地区为第三(占18%), 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便携式B超销售合计占剩余16%的市场份额。

售价逐渐亲民

为何过去七八年里,全球便携式B超销量猛增?有市场分析师分析认为,一是与全球老年人口增长有关,这意味着此类人群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而B超检查是医院日常操作之一;二是价格因素在起作用。与经CT、MRI、PET等昂贵医用诊断仪器检查的费用相比,B超检查价格亲民,绝大多数病人都负担得起;三是当前B超检查的技术性能比几十年前大有提高,无论图像清晰度还是准确性都值得信赖。因此,B超检查被越来越多医院列入日常检查项目范围。

随着更多厂家B超投入研发生产,该产品的市场价格逐年下降。大约十年前,国际市场上一台固定式B超售价通常在10万美元左右,而今一台便携式B超价格仅为2万~5万美元,且我国生产的便携式B超比国外同类产品有更加明显的价格优势。两相比较,发展中国家医院更愿意选择价廉物美的便携式B超作为医生的常用临床诊断仪器。据统计,目前国际市场上固定式B超机和便携式B超机的销售额基本平分秋色,但分析师认为,由于固定式B超机价格较贵,所以,便携式B超售出的数量实际上远多于固定式B超。当然,两者也各有优势,如固定式B超的图像清晰度和分辨度要优于便携式B超,而后者因价格便宜、可随时携带及操作便捷等长处吸引着医生。

据统计,迄今为止,我国约有30多家公司在生产各种B超,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商主要是深圳迈瑞、无锡祥生医疗、开立公司、沈阳东软公司等,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深圳迈瑞公司和无锡祥生医疗公司的产品也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口各种B超产品总价值超过2亿美元。国内B超机的总产能在50万~60万台之间,且发展势头很快,许多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公司都具备了一定的B超研发实力。目前,国内B超市场已呈饱和之势,但国内头部大公司正在努力开发B超的其它非人用诊断新用途。据报道,包括祥生公司等国内主要B超机生产商几年前已开发出专供奶牛诊断用的手持式B超机,用于诊断奶牛乳房疾病。也有一些生产商开发上市了小巧的专供猫狗等宠物诊断疾病使用的手持式B超机,这类产品推向市场后颇受国内各地用户的欢迎。可见,只要找对方向,“深耕”市场,肯定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B超新产品。  

☆☆★结语★☆☆

便携式B超轻便易用、价格适中,深受广大用户们的欢迎。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不少偏远地区乡镇医疗机构尚未配备B超机,价廉物美的便携式B超机在基层医疗市场无疑前景广阔。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