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电商领域的“狼来了”效应

发布时间:2021-03-08 17:08:17作者:王进来源:医药经济报

亚马逊“冲浪”互联网医药(下)


颠覆传统PBM模式


按理说,亚马逊在切入医药电商业务时,选择与PBM的龙头企业合作是最快捷与方便的,但问题在于,其推出药品网上销售和邮购举措,明显已触动了PBM的“蛋糕”(提供处方药的邮寄业务本来就是PBM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亚马逊介入必起冲突,竞争不可避免。亚马逊药房的业务,将会受到PBM等传统渠道商带来的巨大阻碍。

而亚马逊绕开三大PBM,通过“曲线救国”,“三步走”有序进入PBM的肥水之地:

一是切入药品分装业务,牵手小型PBM机构。二是推出线上药房,涉足邮购和处方药市场。三是从线上切入线下,进入处方药零售市场。占据这部分非主流客户群的市场之后,再通过大型机构的药品供应及保险服务,争夺更大的PBM市场份额。 

实际上,PBM已纷纷与保险公司联手(或并购),共同抗衡亚马逊们的“狼来了”效应,但亚马逊医药业务和健康/护理业务不可能不涉足医疗健康险,不是自建自投,就是收购或联手医疗保险公司/大型HMO公司(健康维护机构)。这个市场足够大,凭借亚马逊的大数据、云服务、广泛的客户基础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整合和自建医疗健康保险公司与服务平台应该不是问题。当亚马逊有了自己的医疗健康险业务和资格时,PBM公司真的要担心自己的未来了。当年,默克曾收购PBM公司,案例不算成功,亚马逊要做这样的收购与整合,则将是水到渠成,也许还会催生新的PBM平台和服务模式,性价比更高、服务更好,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成功投资生物科技前沿领域


作为集电商、云计算、大数据、物流配送、服务多样化于一身的巨无霸企业,亚马逊在资金利用和调度上也非常有前瞻性。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除了通过并购和整合,亚马逊的投资也颇有特色。

据悉,亚马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创投机构,不仅投资7亿多美元给新能源汽车公司Rivian,投资1亿美元给语音识别公司,还发起了20亿美元的风投(主要投入环保、新能源、食品、农业和创新型公共服务企业)。其创始人承诺出资100亿美元,用于投资和资助气候变化的环保项目,旗下基金公司还积极参与生物科技企业的早期投资。去年,该基金就参与了7600万美元的B轮投资,以支持Nautilus生物科技公司(主要开发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平台技术,开发软硬件设备用于疾病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此外,他创办的投资公司还投资了Sana 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细胞治疗产品。在早期,A轮投资了JUNO治疗,同样获得很高的回报。

其他较为成功的投资案例是,亚马逊早在2017年出资1亿美元,投资基因和分子诊断 Grail公司,该公司去年被Ilumin公司以80亿美元收购。2018年B轮融资时,投资1500万美元给MindStrong Health(专注于精神健康领域的IT和服务的企业),他们对新兴技术和创新公司的投资更感兴趣。


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附加值


除了上述医疗和医药的互联网布局和外部并购,亚马逊还在生物科技领域不断投资和拓展。目前已开发出不少服务项目,可为医疗企业提供多种AWS解决方案(Amazon Web Services,亚马逊专业云计算服务),尤其是在安全和合规方面。

例如,亚马逊对医保推出大数据服务AmazonHealth Lake解决方案,利用强大的数据库,从零散的原始数据中自动理解和提取有针对性和有价值的医学信息,包括处方和诊断等流程。与传统大海捞针式的搜索相比,这种方案相对省时省力省钱。经搜索和整合分析的数据,可协助医疗人员对病患的病况有更全面的掌握。

Amazon HealthLake还进行趋势归纳并做预测。例如,根据时间序列展示一系列的医学事件,包括病程安排、人口健康趋势等。使用者能够通过使用Amazon SageMaker打造机器学习模式,以发现患者身体存在的异常现象等。根据公开信息,飞利浦等医用耗材知名厂家已采用该方案。

AWS还与美国NIH的STRIDES(发现、实验和可持续性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基础设施)计划打通,利用AWS云端的先进技术和大量数据的整合,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以促进生物医学的创新研究。NIH资助的三大共享数据,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集、基因组资源整合(AGR)和精准医学(TOPMed)三大数据集也得到了亚马逊云计算的服务。未来,在疾病机理、基因变异、个性化诊疗及慢病管理等许多方面,都有研究分析应用的可能;AI和靶向新药研发方面,也有很大想象空间。 


布局中国


亚马逊的医疗健康服务布局绝对不只在美国市场。

亚马逊先从云服务做起,去年1月,该公司的AWS Marketplace平台已在中国上线,不少用户已获得轻松便利的测试、查询、部署和管理平台及服务体验。接下来,需要与医药类和医疗类企业对接,进行资源整合以及本地化服务的推广。

在打通支付和用户信任等问题上,亚马逊也有基础性布局。

2020年3月,亚马逊宣布,AWS的客户可以用人民币网银来支付美国区域服务的账单,为跨国支付问题的解决开了好头。同年6月,线下AWSome Day在疫情稳定后开始试运营,并在中国多个省会城市与AWS用户见面,分享其使用要素和经验。比如新世纪医疗,已将旗下5家诊所的HIS/LIS系统全部迁移至AWS上,未来新增连锁诊所的HIS/LIS核心系统也会直接在AWS云端部署。后续布局中,新世纪医疗将集团统一的医疗影像平台、电子胶片、三维辅助诊断以及CRM系统全部迁移至云端。相信亚马逊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云服务,将在中国与许多医院和药企进行对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与国内大型IT服务企业竞争。

不久前,亚马逊创始人宣布,到今年6月,将不再担任公司CEO,但会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负责战略方面的重要把关与决策。公开资料显示,接任他出任CEO的正是负责亚马逊云服务的CEO,估计在云服务方面,公司在亚太和中国的布局与投资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市场大、成长快,世界最大(市值)的科技公司不会只做传统意义的电商,医药和医疗及保险领域,一定是其下一个大目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