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需求侧改革 医疗端“阻尼”与“平衡”

发布时间:2021-01-28 14:12:33作者:和贤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际,“需求侧改革”概念首次提出,要“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需求侧改革,对供给侧有诸多影响,是供给侧继续发展的阻尼器、平衡器。笔者认为,医疗部分的需求侧改革可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思考:

成本控制  在支付方式改革、结余留用分配的医改情景下,除医保部门组织药耗集采以外,医院及联盟也有组团采购、价格谈判的需求。比如医院需要控制检查试剂的使用量、采购价格。

资源调配  一部分医院存在床位过剩,另一部分医院存在床位不足,两者情形都适用于存量改革、动态调整。可以考虑业务收入、患者需求、学科发展“三联动”,化矛盾势能为动能。

政策导向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医院及医务人员要面临一系列刚性政策,比如不能欺诈骗保、不能带金处方。另一方面,还要研究一系列软性政策,要思考:在精准、规范治疗的同时,如何生存与发展?

人员绩效  这既有存量改革,如何把既有的人力资源合理用好;也有增量改革,如何应对缺医少护?

薪酬分配  观察德国医疗行业,有人总结:一具体就深刻;平均就是掩盖罪恶的遮羞布。任何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薪酬分配应逐步去平均化,要参考客观价值做适当激励。

突破编制  取消公立医院编制对公立医院实则是个利好,对公立医院人员的能力提升有倒逼作用。

职业进阶  我国医疗供给侧一直缺少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换个思路,专科培养是全科医生、护理人员的进阶选择。

医疗质量  虚假治疗、过度治疗不仅涉及医疗费用问题,更是涉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不能单纯通过医疗意外保险或医疗事故保险解决,理念上也不仅是赔偿问题。

疾病预防  医院需要疾控系统等公卫力量的积极参与,这有助于降低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技术风险。

医疗定价  在降低药价的同时,如何在医疗定价方面体现医务人员服务价值?

个性医疗需求  特需医疗服务如何追求合理的特色与优势?开展特需医疗服务,如何使买单者享受到务实服务?

数据观察  医院及医务人员为事业、执业发展起见,要关注全局数据。以DIP为例,支付不仅与监管紧密联系,更与主动服务相辅相成。

产业衔接  大健康产业的体量在上升,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产值在横盘震荡。未病先治、健康管理、肿瘤筛查、医防协同,这些政策及市场带来了哪些机遇?

科研合作  医院及医务人员可以不“唯论文”,但应该对医学、医药技术的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持开放、积极态度。因为这既是开拓供给侧的前沿,也是完善需求侧的兜底,是科学的实践。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