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大湾区产业创新生态圈趋于形成

发布时间:2021-01-18 11:38:13来源:医药经济报

QQ图片20210118113705.jpg

嘉宾

夏  瑜  康方生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韩蓝青  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隽源  北科生物董事长

宋  燕  领晟医疗董事长、总经理

刘  建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生物制药负责人


文 医药经济报记者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展现出空前的经济发展韧性。《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逐步落地,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已经进入新周期。

生物医药产业无疑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聚焦这条新赛道,广东在2020年9月发布了《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园区。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干细胞、医学检验、研发服务、生物医药以及医疗器械等一批前沿技术不断突破,一批专业的生物医药园区正在加速建设,一个具有龙头集聚效应的产业生态圈趋于形成。

区域发展活力尽显

生物医药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创新政策利好释放,如何看待区域内的医药产业升级?

韩蓝青: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是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疫情背景下,随着大湾区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各项惠企政策的出台,不少生物医药产业企业也加大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未来创新潜力巨大。

胡隽源:大湾区作为先行示范区,承担着引领作用。近年来,围绕创新推动、创新技术应用转化,针对如何推动生物医药发展、政策法规完善,大湾区利好政策频发。深圳以前更多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创新研究,下一步可以加强对大学以及科研人员的引进,尤其是优秀的科研型大学引进,这样湾区的研发水平也会大幅加强。同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做好创新研究的市场转化机制、产业转化机制,那就能把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优势更好的结合,来推动创新。

夏瑜:大湾区生物医药发展相较于长三角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基础相对薄弱,氛围尚未形成。一方面,大湾区的各个核心城市已经在大力通过各方面措施,吸引、扶持和鼓励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比如中山、广州等城市;另一方面,大湾区优秀的环境条件下,一批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已经在快速成长,并且也吸引来大批优秀领先企业落户。但是,产业集群和产业氛围的形成需要时间的培育,在细节上,需要培育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实力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海内外及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龙头企业对地方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标杆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与世界其他湾区相比存在差距,甚至与国内张江等地相比也有距离。目前大湾区医药创新有着怎样的特点?

刘建: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生物医药列为重点领域发展纳入“十四五”国家专项规划中,所以大湾区不管是政策、财政、社会资源整合还是多部门协调,对医药行业企业需求的响应速度非常迅速,支持力度很大。此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核心之一,广州呈现出“三中心多区域”的格局,即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中新知识城,这些区域几乎聚集了医药产业链企业,不仅是生物制药,也包括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相关产业。

夏瑜:除了大湾区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湾区凭借香港交易所及专注于医疗行业的知名风投基金,可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康方生物是自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推出新的上市制度“第18A章”以来,广东省第一家通过“第18A章”上市的本土生物科技企业。大湾区医药创新企业同时还能第一时间接触到领先的学术中心,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医院及学术中心。大湾区拥有200多所大学,并拥有逾42家可开展临床试验的学术中心,转化医学领域的几位世界知名专家也常驻大湾区。

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的医药创新区域,如何把握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创新发展方向?

胡隽源: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科研的投入已经超过了欧盟,仅次于美国,在这方面我们已经不弱了。另外就是人才的积累,这些年在海外留学、做研究培养的人才已经很多了,本土的大学也在持续进行科研投入,人才队伍正在迅速壮大。生物医药可以是跨行业、多学科发展。从基础科学研究来说,应该整体加大投入。在应用转化方面,可以结合一些优势,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需要更多的临床手段,比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韩蓝青:创新离不开人才、资源、市场、政策等创新生态环境的支持,大湾区要建立从源头创新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完整的创新链,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再结合港澳地区国际化创新资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链全面发展,以创新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如能理顺合作机制,吸纳香港、澳门等地区的高校、研究院所的研究成果,把香港及澳门的科技资源与内地的市场和资金结合起来,对湾区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大助力。此外,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各环节也需要进一步梳理,可考虑支持本土或引进外地优秀的CRO企业、新药安评机构等,完善湾区医药创新生态圈和产业链。

宋燕:同江浙沪地区比较来看,从过去到现在,湾区无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创新支持上,都较为鼓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包括研发平台、制剂平台等的建设,但是在License-in(授权合作)方面,华南地区的药企较少见到海外引进项目的新闻报道,相应政策支持的案例也会相对少一些。

头部聚集效应形成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优秀的医药创新企业和团队如何发挥区域创新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医药创新生产制造行业升级?

刘建:优秀企业对于区域产业发展可以起到拉动作用。百济神州的定位就是面向全球市场,目标是打造生产和制造新标杆,公司在广州已经完成第一工厂和第二工厂建设,第三工厂也在去年12月开工,第三工厂采用了最先进的本土不锈钢技术。此外,优秀企业进一步加速吸引了行业人才,包括百济神州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快速发展并取得成功,也让更多企业和人才看到生物制药在大湾区大有可为。优秀企业还可以带动行业生态圈的发展,因为生物制药本身需要比较完整的体系,比如工厂有对纯化、填料的需求,有对上游生产营养液的需求,这些需求本身都需要行业内一家或者多家企业来提供,从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宋燕:从医药产业发展来看,应该是先有优秀企业的聚集,才能吸引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良好生态。从人才的集聚效应上来讲,湾区技术类的人才储备较多,但是主要缺乏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端管理人才。如果可以多鼓励和支持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从而提高湾区企业的国际开发管理水平,也许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因为充沛的资金和投融资环境对于授权合作模式会起到很大作用,所以湾区的基金活跃程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国际开发与合作引进。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医药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和产业支持。作为大湾区的医药创新企业,我们进行了哪些产业布局?

胡隽源:生命科学发展趋势非常快,这意味着会产生很多创新技术。2020年初,北科生物将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在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为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冠状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项目已经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立项,多项临床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组IL-15超级激动剂蛋白ALT-803为公司重点布局的项目,能够有效刺激免疫细胞抵抗恶性血液病、实体瘤和病毒感染的细胞。未来,企业想大幅度提升竞争力,就需要开放的全球思维,北科生物将重点关注合作和技术引进、二次创新和研发,积极配合国家医药产业创新方针政策,寻求相关部门的合作。

韩蓝青:以赛业生物为例,从2006年起就扎根广州,2020年完成了2.85亿元的B轮融资,并搭乘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疗产业发展快车道,在广州福珀斯生物医药创新园建立了赛业百沐小动物手术模型表型分析平台。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在于另辟赛道,如近两年有较大突破的基因治疗等,在当地科研院校已有相当的研究基础、又能与传统的小分子药、蛋白抗体药有所区别的方向,才能建立属于湾区的产业特色。

夏瑜:康方生物非常看好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广东省重点培育支持的生物医药本土企业,康方生物始终以大湾区为区域发展核心。在中山,康方生物创建了覆盖药物研发、临床、生产及销售一体化的全球供应链系统。近期,康方湾区科技园项目已经启动,计划新增规划总投资超过25亿元,占地面积11.12公顷,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集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原液及制剂生产、销售于一体,服务于康方生物后续丰富产品管线的研发生产。在广州,康方中新知识城基地项目采用GE医疗的FlexFactoryTM生产线,该生产线将用于康方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的商业化生产。

中国医药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尤其新冠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变局。对大湾区而言,未来在哪些领域或者哪些方向可以有所突破?

刘建:过去的十年,行业普遍认为是中国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我们坚信未来十年会更加让人兴奋。以百济神州为例,公司成立十年来,已经拥有超过30款商业化产品和临床阶段候选药物,这个规模在大公司中算是比较少的。目前,我们有超过70项不同的临床试验,在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进行,今年年底预计将有12款上市药物。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国内对于已上市产品的扩大适应症工作会大量增加,而且扩张速度和欧美相比要快得多,这得益于中国本土基础研究的开展以及丰富的临床资源。此外,随着临床需求增长,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化会得到更大提升。

宋燕:License-in是一种常规的新药合作开发模式,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品价值,并锻炼企业团队,还能增补企业本身研发管线的不足。但是,License-in作为企业模式的难度还是有的,除了要谈到好的交易,企业的研发能力、市场转化能力都存在较高的要求。药企如果能够利用好自研和引进这“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显然更具市场竞争力,一家成功的Biotech从来不会只有研发而没有合作,Biotech成长的过程除了管线推进、研发能力增长以外,一定也会越来越擅长与Biotech甚至大药企展开更多的国内和国际合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