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57品种列入短缺药清单 供应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评价

发布时间:2021-01-11 12:48:01作者:本报记者 胡睿来源:医药经济报

为加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落实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2020年12月30日,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12部门印发《关于印发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该份清单以省级清单为基础,共有6个品种列入国家短缺药品清单,侧重在应对解决生产供应端短缺问题,保障药品供应。还有57个品种列入了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侧重在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或不可完全替代、存在供给短缺风险的药品。最终,国家清单包括注射剂型48个、口服剂型10个(其中硝酸甘油包括注射和口服两种剂型)。

设定5个遴选指标

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纳入的6个药品是:甲氨蝶呤、垂体后叶注射液、苄星青霉素、米托蒽醌、新斯的明、硫代硫酸钠。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清单囊括57个药品,其中硝酸甘油、鱼精蛋白、阿糖胞苷等药品的短缺还曾引发较多患者的关注。

实际上,2018年国家已着手启动清单研究论证工作。国家清单在促进和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推动采购供应、停产报告、储备等政策落实,强化医疗机构清单内药品库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政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国药品短缺矛盾有所缓解,大范围、长期性短缺情况较少,主要是暂时性、局部性短缺”。

他也透露,本次遴选国家清单药品重点考虑了五个方面:一是临床必需、不可替代或不可完全替代的品种;二是侧重于重大疾病、急(抢)救、妇儿专科、公共卫生等领域用药,重点保障国家基本药物;三是以医疗机构使用的注射剂型为主,适用的患病人群和疾病相对固定,不易滥用,同时根据汇总信息,综合考虑专家论证意见及目前实际用药需求和基层保障水平,兼顾了口服剂型;四是生产企业数量少,临床需求量小且不确定的品种;五是地方经直接挂网、自主备案和药品储备等措施应对后仍然供应不足或不稳定、存在供给短缺风险的药品。

药品停产报告制度

对于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和短缺药品清单中的药品采购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无企业挂网或没有列入本省份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疗机构可提出采购需求,线下搜寻药品生产企业,并与药品供应企业直接议价,按照公平原则协商确定采购价格,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自主备案,做到公开透明。此外,还要优化中央和地方医药储备结构,加大短缺药品储备力度。”

《通知》明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按照相关规定对国家短缺药品清单中的药品实施停产报告。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通报省级联动机制牵头单位。省级联动机制牵头单位接到相关短缺药品停产报告后,应当将停产品种、停产时间、停产原因、预计复产时间、省内供应和使用情况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适时将短缺药品停产报告情况向国家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和地方进行通报。

另外,为了强化短缺药品储备供应,《通知》强调,省级医药储备管理部门梳理已纳入省级医药储备目录的国家清单药品的储备情况,定期向省级联动机制牵头单位通报储备品种。省级联动机制牵头单位会同医药储备管理部门,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短缺药品调用程序。引导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积极保障国家清单中药品的生产供应。

各省级联动机制牵头单位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国家清单中药品的供应保障工作。新疆、西藏军区保障部和各区域联勤保障机构,按照各省级联动机制统一部署要求,负责协调区域内军队医疗机构国家清单药品供应。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根据47号文、《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及《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将按照职责加强对国家清单中药品的价格异常情况监测预警,强化价格常态化监管,加大对原料药垄断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分类妥善处理药品价格异常问题。下一步还将探索完善短缺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储备等工作,将国家清单药品生产供应行为依法依规纳入信用评价和监管范围,实施短缺药品停产报告,确保国家清单药品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确保短缺药品供应工作平稳进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