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4 17:10:22作者:柯坚来源:医药经济报
技术加持打破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医疗资源汇聚为手段,以医疗服务在线化、便捷化为特色,代表了医疗行业发展新方向。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全国在建和建成的互联网医院数量接近此前5年全国建成的互联网医院总和。在刚性需求增多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刺激下,互联网医疗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方舟健客互联网医院为例,新冠疫情期间该互联网医院心脑类产品销售增长了280%,百度搜索流量增长了30%,而用户数量则增长了8倍。最近6个月,方舟健客互联网医院上线医生的增幅更是达到了历年总量的52.8%。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回归常态的情况下,包括用户数量、相关产品销售、咨询量等数据,已经开始回落。正如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所言:“疫情只是互联网医疗走向大众的催化剂,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互联网医疗平台能留住多少患者还是未知数。互联网医疗平台及咨询平台如何延续功能、留住用户,将成为下一个焦点。”
在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疗领域,健客可谓是长袖善舞。从医药电商切入互联网医疗后,方舟健客集团的应用场景每年都会伴随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跃迁快速调整升级。而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在2020健客H2H生态大会上,谢方敏描画出新的战略图景:2亿元健康创新基金计划,将分别用来打造医生品牌和数字化升级慢病管理。不难看出,健客此举旨在健康管理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战略升级
进一步提高医疗效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公众消费理念不断升级,加上受到今年新冠疫情的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
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在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至此,诊后环节成为了“互联网+医疗”发力点之一。
互联网技术赋能的医疗诊后行业作为一个独立赛道,可以协助线下传统模式在院内信息共享、院外处方外延、复诊管理及诊后照护等方面不断拓展创新,帮助解决线下诊后管理日渐突出的低效问题。
由此可见,健客坚持科技创新在2019年推出的H2H(Hospital To Home—从医院到家庭)智慧医疗新生态模式,可以说紧扣行业发展脉搏,也是其多年来对“医+药”融合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实践。
健客这一转变的现实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赛道的选择上。众所周知,中国是医疗大国,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达到65200亿元,但目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仍处于数字化初期阶段。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2019年,中国仅有2.4%的药品通过院外在线零售药房分销;在线问诊占门诊总咨询量的6.0%。此外,中国大健康市场数字化份额仅占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3.3%。
有分析认为,目前医院的诊疗服务中,约有30%可以通过线上诊疗来解决,互联网医疗或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市场潜力,还是从解决行业痛点来看,互联网医院都将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标配。而对于互联网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关系,谢方敏指出,社会化互联网医院与公立医院优势互补是智慧医疗大势所趋。它可以通过强大的运营能力,为海量用户提供诊前咨询、诊后管理等服务。当患者需要检查或手术时,可转诊到线下实体医院,而治疗完成后,可随即回归线上,实现医患关系良性互动。这样一来,既能让确实需要实体就医的复杂疾病患者方便找对医生,也能帮助医院提升接诊效率,实现多方共赢。
疫情期间,“互联网+”不但优化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效率,还大大减少了面对面就医接触可能导致的交叉感染,医疗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由此可见,通过互联网为医疗产业赋能,可以从多方面改善民众就医难题。而方舟健客集团把企业的发展融进更广阔的产业链中,迈向智慧健康管理新阶段,构建起贯穿线上线下,实现医疗、医药、医保、医养“四医联动”的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最终助力实现区域医疗水平提升、百姓健康指数提高、医保支出增幅降低的目标。
打造医生网红
提升患者诊疗体验
互联网发展已经20余年,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始终在探索慢病管理的“出路”何在。但大多数尝试的成果都“流于表面”,没能直接对慢病诊疗康复起到帮助作用。为此,方舟健客互联网医院也在开发相关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上,探索如何横向做好更多类型的服务和纵向深入慢病管理之中。
在方舟健客集团H2H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在原有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上,医生还可以借助健客慢病管理服务中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慢病管理方案。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说政策是产业发展第一推动力,那么能获得专业性强的优质医师资源已成为行业内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资源的厚薄成为企业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因素。为此,健客投入1亿元用于打造大健康领域的品牌医生MCN机构。
虽然在打造医药电商业务头部流量平台的同时,健客已经积累了大批医生资源,但健客未来将集中资源打造医生IP,强化专业服务能力,解决患者对医生的选择问题。据悉,健客将对每人投入100万元,从多角度筛选打造100位互联网网红医生。
谢方敏指出:“打造医生网红,除了让患者了解医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科普教育,助力慢病管理。与此同时,一个医生网红IP也将产生带动效应,吸引更多医生加入健客。”
另一方面,如何洞察、满足消费者需求,俘获其心智,成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调查显示,消费者的数字化医疗旅程包括4个主要场景,其中“了解信息”超过六成渗透率(63%),远超远程问诊(21%)、线上购药(31%)、疾病管理(8%)3个场景。
“相较于健客慢病管理服务中心1000个客服的声音,患者更愿意倾听1个专家的意见。”谢方敏认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将是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在慢病管理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从目前来看,中国慢病管理行业更多的是复诊续方,这也是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最常见的服务。从长远来看,国内慢病管理的重心更应该放在管理上:通过专业的个性化管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强慢病控制效果,帮助患者回归有品质的生活,而这个过程更需要广大医生的参与。
在慢病管理领域,健客一直处在领跑地位,它推祟的是全生命周期模式的健康管理,注重数据的连续性,而不是简单的买药或者诊断数据。健客的慢病服务在横向覆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关节、男科、精神科、呼吸科、肠胃科、肿瘤科、妇科、皮肤科等病种的同时,也在向纵深发展,先后成立了IBD(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中心、男性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皮肤科健康管理服务中心。2021年,健客还将向实现互联网医院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覆盖的目标再迈进一步,计划成立肝病服务中心和心脑血管中心,并投入1亿元创立健康创新基金,用于慢病管理、垂直科室领域、诊所、流量等领域的科技应用,以此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
据介绍,2020年7月健客投资建设的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方舟互联网医院,获得了“互联网+医保”资质。同时,景泰健客互联网医院也对接了广州的“互联网+医保”。“互联网+医保”的成功尝试,将有效降低慢病群体自费压力,让更多人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从而促进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从服务版图来看,方舟健客集团H2H智慧医疗新生态战略,实现以方舟健客系列互联网医院、端云结合的分布式慢病管理服务中心、健康新媒体矩阵和享誉全国的药品电商平台为支撑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从“治已病”引导为“治未病”,打破时间和场景的限制,将大大增强医疗服务的及时性与药品服务的可及性。
据了解,方舟健客集团希望通过平台沉淀的用户就医数据进一步激发从医院到家庭全链式生态的发展潜力,串联相对割裂的医疗服务场景,有效实现从传统的线下就医场景点对点建设转变为线上点对面建设,其全面的服务体系和较强的产品实施交付能力,将成为提升患者体验的有力保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