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资本报喜这一年 “七喜五忧”先知者先行

发布时间:2021-01-04 17:07:00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王进来源:医药经济报

资本报喜这一年 “七喜五忧”先知者先行


2020年即将翻页!

这一年,全球资本市场暴跌暴涨很魔幻。尤其是生物制药行业的资本市场,很值得回味。年初爆发的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几乎停摆,资本市场一片恐慌;而后的迅速反弹中,生物科技股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本就吸金的中国,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对疫情有效控制后,资本大量涌入中国。不过,中国生物制药资本市场喜中有忧,投资须未雨绸缪。

 

“喜”势


生物科技股备受追捧  

年初疫情爆发,导致全球经济几乎停摆,资本市场恐慌,股市和企业估值大跌。美国纳斯达克生物科技股指3月16日一度下滑到全年最低点2962点,比年初3763点惨跌21%。随后,由于美国联邦经济刺激方案和巨额注资救市,美国股市得以迅速反弹回升。

生物科技股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治疗用药、诊断试剂和疫苗是刚需。研发创新不断传来佳音,投资者信心大增,纳斯达克生物科技股指一路上涨,自5月11日创下4202历史记录后继续攀升,到12月18日收盘,股指已上涨到4889点,再创历史新高,远超2015年7月17日的4163历史高点。纳斯达克生物科技股指YTD已上涨超过25%,同期道琼指数只上涨5%,标准普尔指数也只上涨15%,连标准普尔蓝筹医药股指也只上涨了6%。

美国今年的GDP增幅肯定是负数了。经济、就业、贸易、房产估计都是负增长,唯有股市和赤字不肯低就。生物科技的资本市场,一级与二级市场都很旺。几大生物医药股指都在往上涨,说明上市公司的股票行情看涨。一级市场行情,主要看VC和PE的投资,以及这些投资支持的公司的IPO上市行情。 

今年前三季度,美国有近50家公司上市,募集70多亿美元,平均每家募集1.6亿美元。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很不错,只有10家是跌破发行价,大部分是上涨,有的股价上涨好几倍。新冠概念股 Moderna和BioNTech受其疫苗研究和上市东风推动,股价一路飙升。BEAM股价也表现不俗,17美元的发行价,现在已经77美元了。

中国企业成资本宠儿  

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在2020年疫情达到有效控制后,立即成为资本的宠儿。今年的生物科技资本重仓投资众多生物科技企业,出现企业融资加速、估值上涨、融资量大幅上扬的热闹场景。

资本大量涌入的背景下,我们看到许多让人欣喜的局面。

一是人才吸引容易。因为企业融资顺利,能够大量招募优秀人才,尤其是今年,国外疫情严重、风声偏紧。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不断有生物医药产业界和学术界人才回国。

二是可投项目增加。许多创新项目来自国内外的创新成果转化,也有来源于大公司的资产剥离,有的源于CRO公司的内部孵化以及开放式创新(类似IP+VC+CRO)的运行模式,

三是国际化程度高。由于资金充足,不少企业的创新药研发成果走向国际,纷纷在国外开展临床试验,中美双报的临床项目明显增多。不少项目正在欧美国家进行临床试验,有的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有望得到跨国公司的认可和认购。

跨境合作双向投资活跃  

尽管中美贸易纠纷必然影响许多项目的国际合作,但新药研发离不开国际合作。不仅许多国外大公司愿意来国内寻求合作伙伴,中国药企也很注重从国外企业及学校科研机构获得好的项目与技术。

2020年,这类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和产品许可非常频繁。尤其是跨国企业,看好中国市场,也希望借力中国本地企业的研发能力,拿出不少临床阶段的产品授权给中国企业开发。

中国企业部分临床早期项目也获得国外企业的青睐,特别是已经取得临床前进展和良好数据的项目。国外企业以高价获得中国项目的北美与欧洲开发权也屡屡发生,交易金额不低。

中国研发地位再提升  

国家投入增加,风险基金给力,企业研发投入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亿元,甚至年度开发投入达到十几亿元。这在以往难以想象。

而正是有这样的投入,可引进大量人才和技术,使得中国的创新药研发水平明显提高。从申请专利到发表论文,再到国际会议上报告临床研究结果,中国创新成果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新药研发有BIC也有FIC;有1类新药,也有新制剂、新给药方式以及与器械组合的项目等。

可以预计,在三五年内,会有国内原创的新药成为国内外“开花”的重磅药,中国企业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地位继续稳步上升。

创新药融资规模见涨  

由于我国政策层面的改变,新药申报提速,更加国际化,加上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改变,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在大陆和香港打通,资本参与创新药研发的积极性大增。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融资规模看,在A轮融资平均获得2000万美元的公司就有10多起,在B轮及B轮以后的融资获得5000万和过亿美元的公司也不少见。参与新药研发公司投资的基金越来越多,投资眼光和投资力度比以往提高很多。尽管在估值上偏高,但这对中国新药研发是有很大促进的。

主动性投资孵化趋势  

这一年,也看到一些投资公司采取获得资产、再组建一流团队进行主动投资的情况。有的干脆借助SPC的融资工具和平台,迅速获得资产和并购标的。在海外IPO的项目中,有不少这样的操作。

另外,中概股回归,不乏国内操盘的美元基金的助力。目前,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沈阳三生、先声药业等都已陆续在内地或香港上市,并获得了很高的机构认购和市场估值。

IPO火爆,并购显冷清  

由于IPO门槛降低、窗口敞开,企业上市轮番敲钟,排队申报、等待上市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国内投行券商生意兴隆。到处都有可辅导上市的企业,这也给各路资本增强信心,并加大投入。

新药研发企业已经成为“香饽饽”。不像十多年前,许多基金不敢碰这个领域,怕风险和长周期投入;如今,从投资到上市,三五年时间已经不稀罕。这与国际资本市场也非常接轨,甚至可以打通,引来不少国际资本VC和PE参与。

但是,今年的并购市场并不火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当然是疫情影响,投行与卖家行动受限,许多差旅和会议被取消。

 

“忧”虑


生物科技股票大涨的背后,也有让人担心的地方。

“钱太多”

博快钱风险大  

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生物医药的投资势头之猛出乎意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涌动“钱太多”。保守估计,至少有上千亿美元的生物医药专项基金或综合基金,其中20%以上可用于投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的项目。 

许多基金由于规模很大,不会关注早期和小规模融资项目。大部分基金都盯着融资量大、很快能上市的项目。内地科创板和香港创新板,给投资生物科技未盈利企业的投资人开辟了极好的退出渠道。于是,大量资金涌入,其中还包括许多对生物技术行业投资风险和周期不了解的普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

热钱涌入,都想博一下赚快钱的机会。于是,众多资本竞相追逐能上市的生物科技明星企业,造成水涨船高,上市前估值就居高不下。 

“估值高”

影响后续融资  

既然上市前有好几轮、融资量大、估值高,那么上市时的定价自然就高,有的不是一般的高,几乎透支了未来好几年的股价上涨空间。据说,现在创新医药公司的估值,会按研发投资经费占上市时估值的50~100倍甚至更高倍数来衡量。似乎花钱越多,烧钱越厉害,估值就应该越高。

现在,VC、PE似乎很愿意投资明星团队,而不是投资颠覆性技术及产品。许多靠重金买来的项目,凑出一批产品管线,团队磨合并没有足够时间就按高估值融资,再赶着去二级市场套现。

这是不理性、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资本游戏,也许能在短期内玩转,但除了少数企业凭实力和运气做成很不错的企业甚至独角兽,多数企业的高估值最终会将投资者套住。

事实上已有这样的先例:上市不久就破发,以后紧着靠手中的现金来维持。这样的公司前途暗淡,也影响后续融资。 

如果这种投资偏好是普遍现象,那么整个行业的上市和融资都会受到影响。

“政策变”

压缩盈利空间

生物科技股一般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扭亏为盈。而企业从研发到产品上市,需要经历销售环节,再有利润。

这个过程漫长,更需要政策扶持。新药研发企业如果没有政府政策支持(尤其是定价、医保、税收和专利保护方面的特殊优惠和保护),那么企业的盈利空间是很有限的。除非某个创新研发企业的FIC产品十分独特、拥有垄断的定价权、保持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及盈利空间,否则即使新药获得产品上市许可,也不一定能获得很好的业绩和股价支撑。 

“业绩虚”

继续烧钱未必盈利  

目前很多新上市的企业,产品开发线多数还在临床开发早期(Ⅰ期至Ⅱ期),少数进入Ⅲ期临床。有的公司虽有获得上市的产品,但无法做出好的销售业绩和大幅增长。

因此,企业上市后,仍需要大把“烧钱”,继续维持创新动力和强化产品研发线。有的企业甚至在招股书公开提示,企业三五年内无法实现盈利。这就需要公司在资本市场继续筹集更多资金,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研发。一旦主打产品临床研究没能达到预期结果,股票也会出现很大波动。

这是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必须承受的风险和压力。 

“后势弱”

须未雨绸缪及时融资  

不可否认,在过去五年,有好几家会运作(尤其是能赢得跨国药厂合作交易)的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方康、天境生物等,有能力与国内外大型药企和上市公司签约,并在产品线拓展及商业化运营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和业绩。

但是,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多数企业在企业上市后,商业化转型、团队建设和后续融资都不给力,导致企业的后续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失去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因此,如果没有与大公司合作签约的机会,这些新上市的公司过两年就需要有新的融资,需要补充更多流动资金。如果没能及时融资到位,会出现很被动的局面,对企业发展和公司市值提升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后市表现不错的公司,比较明智的手段是,在股市热的时候及时融资,BD方面有高人做交易,靠外部合作助推企业发展与业务拓展。准备充足弹药,才能应对生物医药资本市场周期性下滑,应对未来研发、市场的不确定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