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PD-1/L1国谈 外企为何全线撤退

发布时间:2021-01-04 16:53:45作者:特约撰稿 傅书勇来源:医药经济报

PD-1/L1国谈

外企为何全线撤退


12月14-16日,国家医保局与相关企业进行2020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谈判。根据流传出的谈判结果,进入医保目录药品均实现大幅价格下降,如多个独家中成药降价30%~40%,恒瑞PD-1降幅或超80%,4个适应症全部进入医保目录,年治疗费用约为5万元。

在制定价格策略时,理性药企会在价格和销量之间权衡取舍,实现利润最大化。以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为例,2019年降幅63.73%医保谈判成功,成为唯一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单抗。该产品202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9.21亿元,与2019年全年销售额近乎持平。第三季度销售额已突破6亿元,按此销售增长趋势,全年总销售额或将超过20亿元。


市场结构决定价格


在垄断性市场中,价格与竞争者关系不大。竞争者一旦进行价格竞争,势必引起其他竞争者的市场报复。医保谈判之前,制药企业相对于众多分散的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此时价格类似垄断价格。

医保局在医保谈判博弈中,卖方市场成为竞争性市场,在这种市场结构中,竞争者数量决定市场价格,竞争者越多,价格越低。制药企业不接受医保谈判价格,意味着放弃大部分市场(一般而言,医保患者占多数)。由此可见,PD-1/L1医保谈判中,7家药企“逐鹿中原”,价格大幅下降亦属情理之中。

对于独家品种,看似制药企业也是垄断者,与医保局谈判话语权应该相当。但事实上,由于存在同类药物和其他在研药物的潜在竞争压力,这些企业也不会保持太长时间的高价格。由于专利期有限,在专利期内,过高价格影响销量,进而影响利润。一旦专利过期,又要面对仿制药低价竞争。此外,还要考虑高价格会鼓励其他药企进行相关药物研发,如强生帕利哌酮和大冢制药阿立哌唑之间的竞争。

因此,独家品种也希望降价进医保,特别是研发门槛较低、自付患者数量较少时,制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医保患者市场,医保谈判价格降幅也会很大。此时,药企和医保局之间是一种价格博弈。药企会比较价格降幅和医保增量对利润的影响,选择理性的价格区间,若能进入医保局给定的价格区间,则意味着谈判必然成功,否则,谈判可能会失败。


医保谈判“蝴蝶效应”


医保谈判中的“蝴蝶效应”是指,药企在医保谈判中选择降价策略,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巨大利润影响,可能得不偿失。由此,可以理解此次PD-1/L1谈判中,四家跨国药企为何不愿意降价进医保?

首先,跨国药企PD-1/L1的适应症比较多,开发更多的适应症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价格是成本的非递减函数,所以企业不会轻易降价,同时向市场传递“高质量高价格”的信号。

多种并发症患者的偏好较大,企业会平衡多种并发症患者与较少并发症患者数量,如果多并发症患者数量比较多,则企业不会选择降价,而是抛弃少量的较少适应症患者,留住较多数量的多并发症患者,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次,跨国公司市场全球化,中国价格降幅过高,势必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价格谈判,因此,企业会权衡利弊,不进我国医保目录产生的损失,与降价进医保后在全球的损失相比,孰轻孰重?从谈判结果来看,进入医保可能会影响其全球市场销量和利润,不是最优选择。

本次PD-1/L1医保谈判带来的启示是: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时间很重要,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信达生物提前一年进入医保目录,增加近一倍收入,高达十几亿元,远远高于前期研发投入。因此,医保谈判不但不会打击国内药企的研发积极性,反而会促使头部药企加大研发投入,尽快上市,进入医保目录,尽早享受难得的“市场保护期”,即独家进入医保目录的时间。

综上所述,制药企业做出进入医保目录的价格降幅决策,绝不仅仅是做一个“让价增量”的简单测算,而是要做全面的市场评估,特别是站在公司整体利益角度全面衡量与测算,才能制定一个比较理想的价格降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