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牛黄清感胶囊 治疗外感风热证疗效良好

发布时间:2020-12-09 16:48:05作者:哈尔滨澳利达药物研究所来源:医药经济报

牛黄清感胶囊

治疗外感风热证疗效良好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环状软骨以上的呼吸道发生感染,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及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局部症状,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年迈体弱和幼年多病或有慢性基础病者,并发症发生率高。

最近,哈尔滨澳利达药物研究所总结2015-2016年应用牛黄清感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属外感风热证630例,经观察发现疗效较佳。

该研究中的630例患者均为首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省中医医院)急诊及发热门诊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5 例。其中,治疗组男164例,女151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3.89±12.87岁;病程最短者4小时,最长者46小时。对照组男167例,女148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36.13±13.97岁,病程最短者2小时,最长者46小时。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入组外感风热患者


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就诊症状兼有恶寒、肌肉酸痛、头痛等表寒和咽干、咽痛等里热症状,舌红或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辨证属外感风热证。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局部症状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涕,有时出现咽痛、声嘶、流泪、咳嗽。全身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晕、四肢及腰背痠痛。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感冒风热证标准。以身热甚、微恶风、汗泄不畅、咽燥、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涕黄浊、脉象浮数为主证,以头胀痛、咳嗽、痰黄粘、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为次证。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受试者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感冒风热证诊断标准;3.发病<48小时;4.未使用任何治疗药物;5.年龄18~65岁;6.患者自愿受试。排除标准包括: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精神病患者;3.合并有心、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者;4.已使用其他治疗药物者;5.过敏体质或多种药物过敏者。


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口服牛黄清感胶囊(金银花、连翘、黄芩、人工牛黄和珍珠母粉等组成),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每次20ml,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用药 3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痊愈”为服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腋温降至 37℃以下,不再回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积分值减少95%。“显效”为服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值减少70%。“有效”为服药48~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值减少3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积分值减少不足30%。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发热、全身酸痛、头痛、流涕、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73.9%,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治疗前后血常规和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