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联合治疗

发布时间:2020-12-04 14:59:45作者:刘思宁来源:医药经济报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脑卒中风险最大的国家。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以及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约有1/3的幸存者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进展为PSD,其发生率第1年最高(达1/3),此后逐渐下降。PSD 不仅延长患者功能康复时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显著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负面引导等不良影响。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研究证实,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神经解剖、炎症因子、遗传基因、神经营养因子、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社会心理等与PSD密切相关,但对PSD的具体病因机制尚无统一定论,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严峻考验。现阶段,临床较为认可的PSD发病机制是脑组织内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不足,故选择性抑制神经元对五羟色胺再摄取类药物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以及新型抗抑郁药如黛力新等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普遍,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塞平亦有极少使用,但以上药物均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2月第40卷第2期发表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组织撰写的《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可实现优势互补。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协同增效,缩短抗抑郁药起效时间,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复燃风险,降低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及安全性。一项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576例患者的Meta分析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医学对郁证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认识和丰富的诊治经验。

养血清脑颗粒安全性良好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中医学中没有PSD 这一病名,遵循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其大致归属于“中风”“郁证”范畴。郁证是中风所发生的变证,即《景岳全书》所阐述的“因病而郁”。风、火、痰、瘀为主的病理因素在中风这一原发病的基础上相互胶结产生气机郁滞、瘀血内阻等病机变化;“气有余便是火”,肝为刚阳之脏,属木应风,同时瘀血内阻而新血生化乏源,久之则形成血虚肝旺的病机特点。

养血清脑颗粒的主要成分是补血调血之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配伍鸡血藤及行气活血之要药延胡索;平肝清肝药珍珠母、钩藤、夏枯草、决明子及疏经通络止痛之细辛等数中药的浓缩提取物,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切合中风后抑郁的病机。以往,该药多用于头痛的治疗,近10余年来逐渐用以改善PSD的症状。

一项由江苏省优势学科中西医结合专项基金支持、江苏省中医局基金资助项目 (BE2016808)支持的研究,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发表于《中国中医急症》2017年1月第26卷第1期,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此项Meta分析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1035例患者,结果证实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抗抑郁药治疗中风后抑郁≥28天后,有效率、降低HAMD评分及 NIHSS 评分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单独应用抗抑郁药)(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症状,且治疗效果与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基本相当,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能带来更多临床获益,养血清脑是卒中后抑郁治疗的良好选择。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