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三条底线不容试探

发布时间:2020-10-28 14:21:59作者:夏文萱来源:医药经济报

政策迭加,行业红利与困境并存,拼费用、拼关系的市场风险逐渐增强


医药行业当下面临怎样的环境?政策迭加,行业红利与困境并存。随着带量采购、DRG、一致性评价、医保支付标准等新医改政策密集出台,拼费用、拼关系的市场风险逐渐增强,医药野蛮狂奔时代逐渐落幕。在这种新形势下,医药企业面临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考验,笔者列举当下三大热点,建议企业高度重视。

合规使用医保基金

近年,医药行业的整顿力度持续增强。2017年,《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公布。根据文件精神,2018年,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开展医院巡查工作,2020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展医院巡查工作。2020年,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医保函〔2020〕9号)要求,决定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

结合目前有关省份出台的相关政策,主要治理范围包括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串换项目收费、虚增医疗服务、超医保支付范围(限定)结算;挂床住院、诱导住院、不合理住院、不合理诊疗及其他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企业仍不上心,总觉得医药整治不会整到自己,怀着“能赚一点是一点、能给一点是一点”的心理,既不回归产品学术本身,也不摆脱“带金”销售,不在产品临床价值再提升方面加快步伐,总是纠缠于“情感营销”。于是,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更像是专项治理医药乱象的一记重拳,值得医药企业注意。

带量采购以量杀价

从2018年“4+7”集采到2019年的联采扩围,带量采购政策出台,为医药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对药企来说,2020年,品种选择布局要集中精力做好关键品种,在原料等各项成本、药物警戒体系等质量管理方面,力争做到既优又好。

带量采购下一步工作主要在流通环节,或通过保证所带之量的落实,把药品生产企业在流通环节的利益输送到降低中选价格,建立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市场竞争办法的方向主要是降价,但在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以后,每年再进行集中采购,就不会再发生大幅降价的状况,各省招采方案再强制设置降幅入围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在至低采购价的基础上由企业自主竞争、合理报价。

虽然目前国家医保支付标准相关政策并未实质性出台,但相关配套政策正逐渐从“抗癌药降价”“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专项采购谈判”的角度切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现阶段过渡时期,医疗机构在结余留用利益刺激的大背景下,正充分撬动医保支付标准的杠杆,以量换价、以量杀价的积极性不会有丝毫降低。

药品质量至上

根据《2019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数据年度报告》,与2018年相比,2019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批次减少了802批次。其中,中成药不合格批次减少294批次,中药材不合格批次减少508批次,化药减量仅3批次。由此可见,2019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情况整体有了明显改善,药企对药品质量高度重视,药品生产监管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助推药品高质量发展。

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序推进,这种局面将逐渐改观。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今后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无论如何,药品“质量至上”是每一个医药人必须遵守的天条。任何事情在质量面前,都是次要的。没有过硬的质量,产品学术、市场准入、持续增长都将是一句空话。只有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