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三季度医药健康融资上升近4成

发布时间:2020-10-28 14:04:40作者:本报记者 宋一宁来源:医药经济报

在经历过新冠疫情的“黑天鹅”后,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活跃度持续上升。10月20日,国新办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肯定了五年来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尤其提出在新药创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而此前人民银行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企查查发布《2020年Q3全国投融资大数据报告》显示,Q3医药及大健康融资事件数量同比上升39%,成为疫情后最为热门的投资领域。

资本的涌入成为医药创新的内在支持与外部推力,高特佳弘瑞投资董事长黄青表示,这些投资热潮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来源于健康医疗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增长。

以“跟随式创新”为主

实际上,生物医药行业这两年是投资行业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整个医药行业在所有行业中吸纳的投资水平创历史新高,各大投资机构也在生物医药板块重点布局:8月,高瓴资本以8.3亿美元入股京东健康;9月,京东健康确定赴港上市,估值超300亿美元。

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在技术进步与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过去的两年分别有76家和54家生物医药公司在全球各交易所上市,是除金融业以外上市数量最多、融资额度最大的细分产业。

华平投资合伙人、中国医疗健康投资负责人方敏表示,实际上,过去的10年,是全球生物医药版块的“黄金10年”。其大幅领跑的核心得益于技术革新和取得突破性成果,包括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人工智能应用于疾病诊疗也大大提升了重大疾病的诊疗准确率。其指出,中国目前在新药、创新药融资方面的特点是集中在头部企业,单笔融资金额相当大,但在美国其趋势更加分散。“这也导致国内很多优秀企业产品管线积累数量远远超过海外同类企业,整个融资的环境导致了中外医药公司具有很大区别。”

对此,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提到,虽然中国生物制药发展到了创新阶段,但还是以“跟随式创新”为主,竞品扎堆现象是这个发展阶段的必然反应,热门治疗领域新药研发扎堆的严重问题不容忽略。

他指出,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前瞻性和理性判断力是企业实现成功的创新之先决条件:“这需要企业有清醒的认识,确保了解自身研发管线与其他企业研发管线的冲突情况。

同时需要投资者更加理性,切不可抱着药物一定会获批的心态进行投资。国家和政府也需要给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定期发布企业产品申报的相关信息。让企业和投资人能够及时看到产品的竞品数量和研发进展,以作出理性判断。”

从第三方阵进入第二方阵

相比于全球热潮,中国的医药创新大潮虽然姗姗来迟,但在疫情过后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高地”,同时中国医药创新由此也进入了“黄金时代”——其到来是一个历史选择的过程,并非发生在昨天或者今天,而是由整个生态环境所决定的。

据知情人士介绍,疫情加强生物科技公司融资的意愿,香港医疗和生物科技上市的储备还是非常强劲的。香港联交所2020年上半年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融资额已经达到397亿元,相当于2019年18A上市公司全年在香港的融资额。

业界也看到,国内对医药创新行业的融资热情持续高涨,中国现在已经由全球医药创新第三方阵进入到第二方阵。“全球对于医药创新这种高技术密集型、高投入性、长周期、高产出的行业,都认定为高风险行业。在这个行业中的第一方阵是美国,拥有成熟的创新药审评体系,资本投资体系,以及适应创新药上市报销体系,这三个体系支撑了美国创新者敢于创新。”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医保市场准入现在正处于探索期,还没有出具一个完全成熟的方案。可能我们未来每年的医保谈判策略、招采政策都会发生些许变化。但这些并不是坏事,也需要业界有所准备。“近年来全球医药创新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变革。我们距离世界顶尖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QQ图片20201028140524.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