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3 16:03:59作者:虞国庆来源:医药经济报
如今,很多线下的连锁药房或单体药店还是以门店卖药或促销为主,但客流量和销售额不见得比以前多。虽说有疫情的影响,人们出门都戴口罩,减少了病菌交叉传染的可能,但也不能不说线下客流量真的遭遇了新挑战。
如果不是急需或者说非常紧迫,走进药店的人大多是4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即使有点不舒服,也习惯上手机上点击几下,价格是次要的,关键是方便。加上物流太便捷了,从下单到收到货可能就半小时左右,他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想跑。假如某一天,40岁以上的患者或客户都使用起手机,在手机上下单买药,那传统药店还能怎么办?
其他行业的实体店已经出现群体滑坡态势,医药零售行业不可能独善其身。新零售的狼来了,狼肯定是要来的。与其在昏睡中被稀里糊涂地淘汰掉,还不如自我觉醒。
医药新零售,依托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实行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比如以O2O的形式,将线上客户发展成线下客户,以产品为纽带、信息传递为内容,形成新型的会员制,进一步为他们服务。
新零售界有一个“嚣张”的观点:在不远的将来,电商也会消失,在商品流通中,新零售将成为主角。其他行业已经先行一步,由于有强大的电商平台做支撑,传统实体店遭遇了从未有过的寒冬。当然,也有很多实体店躲过了浩劫,不但成功再次登陆上岸,还借助互联网优势,将门店拓展到网上。不仅注册了网上商城,还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迎来“第二春”。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变,不变是最可悲的,就算是风靡相当长时间的所谓“控销”,恐怕也要走到头了。伴随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兴起,什么样的模式都有可能出现。这不是零售人想不想做的事情,而是如何快速跟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抢先占领医药新零售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大型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在硬件设施上已经具备了实施新零售的必要条件,都已经自主开发了药品电商平台,可以在网上进行药品的交易,只是可能还缺乏对新零售概念的理解,还缺少更长远的规划,烧钱烧得厉害。有些中小型医药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了医药新零售可能会对目前零售市场带来无情冲击,但自身力量苍白无力,要想生存只能抱团取暖,联合开发药品网上电子商城。借助互联网,嫁接物流快递,不仅为网上下单的客户配送到位,还要把网上下单的客户变为线下会员;建立会员微群,及时发布服务信息,推送优惠活动,在线下做好服务,让消费者在网上下单。
说起来头头是道,实操起来可能眼高手低。医药新零售,从医药人转变观念开始。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