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3 16:03:38作者:冯卓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来,创新药一直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助力要素,创新药成为高科技赛道里的长袖善舞者。如今,医药零售企业也意识到“老马拉旧车”会愈发艰难,迫切需要进行品类结构的调整和营销的创新突围。于是,一些功能相对完善的一体化医患和药企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平台提效器
比如通过整合医生端手机应用,患者端微信公众号、零售一线的顾客智能随访平台、DTP院边新特药房等,融合多种角色(医生、患者、药师)和多种渠道(医院、互联网+、DTP)、多种服务(患者管理、线上便捷购药、物流高速配送、药事专业服务)等,再由数据串联驱动引入大数据,AI技术助力来实现创新药的转型突围。
以上做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创新药患者的药历管理功能,类似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还能辅助企业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毕竟,药品零售企业或者医疗机构其原有的内部实力储备还不足以支撑整个高科技的运用。
首先,一体化管理平台可作为医生管理患者、药师管理顾客的专业工具。无论是药店或医疗机构,都可以为医患之间针对创新药、新特药提供便捷化、专业化和规划的数据管理、线上执业,增强医患之间的粘性。
其次,平台可以作为规范对患者居家检测的工具。通过平台引入的大数据升级药店自身管理能力,随时整合患者的诊疗信息,根据信息进行药物使用数据的分类,并由药师根据数据反馈来对患者进行精准的沟通和随访,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药事服务。
再次,创新管理理念。“现代营销学之父”曾表示,营销是发现并满足需求的过程。一体化医患管理平台,正是通过多方位满足医患的需求带来收益,实现多方共赢。患者可以通过平台在疾病治疗的恰当阶段或者相关诊疗信息、创新药的使用资源等,零售一线能够精准接触目标患者,通过线上管理患者,避免流失。
创新药的院外机会
创新药在院外的推广,如果使用传统的医药行业营销模式,未必会给企业带来很好的销量,因为一个新特药品种一旦进入墨守成规的传统药房,也意味着开始跟着他们的营销套路步入下坡道。
之所以无法并入优质赛道,主要原因是药店终端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渠道,早把创新药通过以“价格战”的方式当成快速揽客的工具。因为传统药房不注重客户的实质维护,也不注重创新药对企业长久发展的影响,他们最关注的是这个品种能否让药店快速赚到钱。
伴随科技时代营运而生的互联网医药平台,不仅依托互联网优势使创新药快速承接处方外流、直达终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管理提升零售一线的药事服务水平,并对医药行业的营销环境进行良性的规范。
近年来,创新药评审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支付体系趋于便捷化,双向支撑本土创新药乘风破浪。今年8月,为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缓解“用药难”“用药贵”,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创新推出了首款境内外抗癌和罕见病的特种药品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产品“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重点保障被保险人治疗特定疾病实际发生的范围内特种药品的费用支出,保险期限为一年。笔者留意到,保险清单涵盖21种国内特药和49种国外特药,目前暂不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是对传统社保的有益补充。
国家层面连续发文,为创新药产业发展不断打下政策基础,创新药上市进度加快,放量速度显增。政策一边是仿制药价格的不断调整,一边是对于创新药的不断鼓励。从长远看,创新药势必成为研发销售投入正比、能为企业获得高收益的高质发展方向。在一体化平台的助力下,除了传统的院内路径,新零售的院外端也是值得拥抱的广阔天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