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3 11:24:14作者:廖藏宜来源:医药经济报
9月3日本版就职工医保个账改革的价值和难度做了分析。那么,在推进职工医保个账改革过程中有哪些必要性工作?
职工医保个账改革的现实考量
有助于从供给侧层面激活医保个账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率,门诊统筹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参保人的待遇保障水平,减轻参保人的门诊医疗负担,也会降低小病住院、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行为发生频率,进而实现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医保局日前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是对今年中央5号文《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所提出的“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具体部署。
现实考题
为什么国家要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这与当前我国职工基本医保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
首先,1998年国发44号文通过“统筹+个账”的板块式制度设计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其主要原因在于提高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因此,个人账户在建制初期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医保”制度体系发展。但是,医疗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解决的是参保人的即期医疗风险问题,不具备远期储蓄功能,个账累积过多会削弱医保基金即期的互济能力。早在2010年出台《社会保险法》时,国家就已经规避了个人账户问题,随后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医改顶层设计文件均明确指出要推动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因此,职工医保个账改革有深刻的制度改革背景。
其次,从我国职工医保基金的结余状况来看,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和配置不合理问题。在职工医保基金收入占比中,社会统筹部分占4.8%,个人账户占3.2%,导致解决医疗即期风险的社会统筹基金不够,而个账积累过多。以国家医保局披露的数据为例,截至2019年末,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当期结余1000.96亿元,累计结余8277亿元,庞大的沉淀基金难以有效发挥医保的风险互济保障功能。从个人账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年轻人用得少、积累多,但老年人用得多、还不够,在个账基金使用的内部配置来看是不合理的。
再有,如果个人账户积累过多,也会给医保基金带来监督管理压力。比如,对于那些虚刷、空刷、套刷医保卡等行为,个账改革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基金浪费和压缩欺诈骗保空间。
另外,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个人健康管理意识提升,基本医保面临巨大的支出压力,一些统筹区的职工医保已经面临穿底风险。因此,改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由此看来,推进职工医保个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从供给侧层面激活医保个账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率,门诊统筹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参保人的待遇保障水平,减轻参保人的门诊医疗负担,也会降低小病住院、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行为发生频率,进而实现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推进要点
《征求意见稿》为地方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积极探索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路径指导。在具体推进过程中,笔者认为各统筹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个账改革涉及到职工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各统筹区前期要做好充分调研、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将改革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二是在改进个人账户制度和完善门诊保障机制同步推进、逐步转换过程中,要解决好职工参保人的待遇衔接问题,保障改革前后参保人合理的个账使用范围、正常的购药需求和待遇享受水平不降低,实现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
三是以缓和式、渐进式策略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期间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普通门诊、门诊慢病特病、门诊大病、家庭共济、商业医疗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使用范围的制度创新探索,从而有效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权益置换。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