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医药治疗VD 需“养血清脑”

发布时间:2020-09-17 11:29:16作者:刘思宁来源:医药经济报

血管性痴呆(VD) 是由于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的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VD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阿尔茨海默病(AD)合并VD占10%~20%。调查显示,VD总发病率为2.543 /(千人·年),其中男性为3.253 /(千人·年), 女性为1.971 /(千人·年)。

主流疗法

目前对于VD的治疗主要有防治脑卒中的发生、改善认知功能、控制精神症状等,但均不能有效逆转疾病的进程。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西药主要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比较明显。

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属“癫疾”“痴呆”“郁证”范畴,多为瘀血内阻型,精气亏虚,脑失所养,气血逆乱,内风卒中,则瘀阻髓络,痰瘀内生,脑脉不通,髓窍失养,导致痴呆。

中医治疗瘀血内阻以通窍活血、养血清脑为主。养血清脑颗粒中含有当归、熟地黄、钩藤、白芍等药物,具有活血通络、养血平肝等功效。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提高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改善局部脑血流情况,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该药物可以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改善脑血流、促进微循环、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氧化应激,能够有效维持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完整性,降低神经元细胞凋亡,降低脑细胞的损伤,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研究实证

吕培源等进行了一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多中心研究。研究以河北省内10家三甲及二甲医院收治的164例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VCI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养血清脑颗粒组,n=98)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6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得分变化。

结果表明:(1)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MMSE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6±4.02)分,(21.52±5.13)分,P<0.05];(2)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MoCA总分[(21.06±4.66)分,(18.32±5.20)分]及其视空间/执行功能[(3.05±1.37)分,(2.42±1.66)分]、计算力[(2.24±0.84)分,(1.83±1.05)分]和定向力[(5.20±1.12)分,(4.06±1.3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ADL得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6±8.74)分,(29.20±11.55)分,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可以改善轻中度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体现在视空间/执行功能、计算力及定向力方面。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越明显。

另一项关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荟萃分析,共纳入文献17篇(1420例患者)文献,17篇文献均对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WMD=2.96,95%CI(2.54~3.38)]。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效果较好,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效。在《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中,养血清脑也是唯一被推荐的中成药,可以治疗血管性痴呆。

养血清脑颗粒已上市20余年,积累了大量临床应用文献,从头晕头痛的缓解到认知障碍的改善,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2020年已经获得AD适应证临床批件,是临床防治痴呆的有效药物。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