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三大维度捅破 新商业模式“窗户纸

发布时间:2020-09-08 16:58:41作者:张善果来源:医药经济报

三大维度捅破新商业模式“窗户纸


商销模式作为药企很重要的销售单元而存在,但是随着疫情和中美贸易之争带给中国经济的改变,整个医药行业也在加速升级。毫无疑问,商业销售也在发生重大改变。


商业变化升级


1.从发展转向生存。整体上看,商业集中度已经超过90%,尤其是在灰色收入被斩断后,主体已经度过以规模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再者,下行的经济和不断放大的医保规模被少数商业分享,绝大部分商业开始进入“以活着为导向”的发展阶段。

2.从效率转向效益。无论是外界专家,还是企业内部高管,商业一直在拼命提升效率。比如人均产出、库存周转、资金周转、资信授予等,但苦于行业限制,人才不足,效率提升之路往往都是“半截子”工程。不过,在疫情下,商业从无休止的效率提升转向务实的效益提升。

3.从“大全”转向“小美”。医药商业就是药品的集散地,“要什么有什么”不仅是商业的梦想,也是商业最初竞争的导向。随着商业不断成长,他们明白了:“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就是最大的挑战。”在明确区域用药和自身定位后,加上疫情影响,医药商业纷纷转向“小而美”的战略。

4.从博弈转向协同。中国的医药商业就像一只“斗鸡”,上与厂家斗、中与对手斗、下与客户斗,“上斗”为政策、“中斗”为市场、“下斗”为利益。一场疫情,消费者不断改变厂家产品的走向。作为配送商,医药商业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认识到了“斗”的结果是什么,转向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协同。

5.从假空转向务实。在医药商业规模导向阶段,随着销售数字不断攀升,有点膨胀的商业开始出现一些“假大空”的行为,诸如站队竞争、贴牌产品、多元化经营等。疫情来袭,无论是环境还是资金等要素都发生巨大变化,开始务实地经营主业。


销售模式变革


1.从商销转向商控。同样是商业销售,对厂家而言,都是驱动商业覆盖终端,但商销属于全终端销售,商控属于选择终端销售,那么,提高商业终端覆盖效率,培养终端大客户就成为模式转型的要点。

2.从单品转向品类。过去几年,黄金单品一直是药厂的响亮口号,几乎聚集企业的所有资源“砸”向单品,但是限于产品自身的园囿,一直难有作为,近期开始不断增加同品形成合力,于是,品类战略成为共识。

3.从广铺转向精选。多开一家商业,就多一家回款和销售的口子。为了追求销售最大化,药企纷纷增加商业的数量,随之而来的是,交叉覆盖严重和商业竞争无序,导致渠道混乱、终端失控,药企只能转向减少商业。

4.从商务转向分销。商务就是在药企中主管商业的最高机构,因为它事关销售与回款,因而享有较高的价值地位。但是由于分销乏力,同时商业自身的分销力超出了药企水涨船高的销售指标,药企不得到不强化分销的力度和布局。


药企操作商业变局


1.门当户对,击碎妄想。业内都知道四大头部商业的吨位大、网络广、服务好,但事实上,对4400家药企而言,真正能够分享头部商业“红利”的不多。毕竟头部企业虽然没什么门槛,但是达不到一定的销售规模,商业就无法统一配置资源。

2.战略匹配,志同道合。药企都有自身的战略计划,尤其是每一年都有销售计划。在制定针对商业的计划时,药企要与商业深度交流。如果商业可以自行完成计划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就要工商一起发力,前提是商业必须知道你的目标。

3.灵活合作,不拘一格。对药厂而言,所谓的灵活合作,不是指没有原则和底线地合作,而是在底线范围内,合作形式不要过于苛刻与呆板,比如战略合作、区域合作、产品合作、项目合作、学术合作等。

4.务实守信,长线合作。未来药厂数量将会越来越少,商业数量也会越来越少,能够活着就是一种成功,本身就说明企业自身的价值。务实和守信是最起码的要求,站在高端看,将来药厂和商业只有那么多家,不好好合作的一方,将无法生存下去。


[结束语]

理论上讲,对患者而言,厂商是一体化的,但是就甲乙双方而言,药企与商业又是利益对立的个体,既有合作又有博弈。药企主动寻求商业合作,出现问题,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实现双赢。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