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上半年全球医械领域并购节奏

发布时间:2020-08-21 16:13:07作者:王进来源:医药经济报

上半年全球医械领域并购节奏


2020年本是并购好时段,借助去年并购创历史新高的动力,今年预期的并购交易量和金额会略低于去年。业内不同板块不乏题材和标的,买方动用资金和借贷也十分容易,但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整个行业并购的节奏,本文从各板块的大致行情和内在需求说起。


诊断性交易突出,骨科类器械公司或是下一个热点


今年并购的行情本来就没指望像去年这么火,加上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停摆、旅行受限,需要更多面对面交流谈判的并购与重组自然也受到影响。不过,有实力的医疗器械企业会靠外部并购以提升业绩和市场份额,现在正是出击的好时机。

多亏有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和英维塔(Invitae),两大集团勇于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推动数十亿美元的收购,使得2020年上半年宣布的医械并购总价值微升至150亿美元以上。尽管这一数字仍然令人沮丧地低,然而,真正的震惊不是宣布交易的价值,而是已完成交易的价值。

2020年以来,迄今完成的医疗技术交易总价值还不到20亿美元,尽管仍有总价值超过210亿美元的并购案尚未公布交割状态,COVID-19大流行似乎使人们更难以敲定法律层面的方方面面,与完成交易相比,完成交易的财务复杂性要高得多。

当然,新冠病毒全球流行并不是唯一因素,最大的悬而未决的交易,是史赛克以115亿美元收购Wright Medical(该交易于去年11月宣布,但此后一直困扰着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鉴于去年12月FTC否决了Illumina拟以12亿美元收购Pacific Biosciences的提议,这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然而,投资者已经摆脱了担忧,莱特的股价交易价格略低于收购价30.75美元,但无论如何,这笔交易直到2020年下半年才有望完成,它可能是因为仍然踏着收购时间表的节奏在走,因此提振了2020年的数字。

部分由于缺乏上述类型的交易,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完成合并的平均规模均低于过去十年。2020年前六个月,平均收购规模仅为1.08亿美元,这一数字在过去10年一直不稳定,但自2015年以来总体呈下滑趋势。

耐人寻味的是,2020年迄今宣布的两笔大收购都是诊断性交易:115亿美元的Thermo Fisher-Qiagen交易的揭幕早于WHO被COVID-19指定为大流行之前,因此这笔交易无关紧要地进行冠状病毒本身测试。尽管Qiagen随后开发并启动了COVID-19测试,Invitae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VID-19诊断公司的Archer DX,但这与癌症测试(尤其是Archer的全癌液体活检)Stratafide无关。

至于下半年还可能发生什么,业务发展的趋势将取决于是否出现二次暴发的新感染和死亡潮,以及浪潮的严重程度。如果放松主要的封锁措施,并购活动应该加快,某些领域会变得抢手。骨科类器械公司可能是下一个热点。


不确定的未来


像Zimmer Biomet和Smith&Nephew这样的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少发生紧急手术,销售因而被推迟,不妨通过选择开发紧急创伤产品或是传统专业以外的技术(例如远程医疗或患者)的公司,来实现产品多样化。

通过收购世界其他地区的业务,以转移公司的经营地域和重点,这也可能是某些集团追求的有用策略。

随着COVID-19疫情在美国的持续恶化,扩大在欧洲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是有意义的。亚洲是这些地区可以控制传输速率的地区,然而,与此相抗衡的一个因素是,随着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步履蹒跚,亚洲公司的股票交易的成本偏高。

此外,由于今年3月份股价下跌,某些医疗器械公司(通常是美国公司)将成为更便宜的并购目标。

有传闻称,美敦力正在积极寻找并购标的。在交易传闻破灭前,交易的估值大约在4.5亿美元。2020年前六个月,这种估值几乎下降了近一半。好在美敦力有资金和能力趁低购买价格低廉的小公司,并等待疫情大流行带来的各种商机。

并购整合,在未来会得益于整体情况改善后的销售增长。

至于大型的并购交易是否会发生,不仅取决于经济复苏是否可能、第二波疫情浪潮过去的风险,还取决于经济因素(例如廉价信贷的可获得性)。


为什么并购不如从前?


为什么医疗器械(技术)公司的并购不如从前?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医疗器械包括中小型公司的日子比较好过,业绩也不错。所以,要收购这些业绩和现金流好的公司代价很高,卖方很牛气,买方讨价还价的空间有限。

另外,既然现在是卖方市场,价格不好谈,时间就成为一个限制因素。现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等待被收购的时间也延长了(平均要等12年以上),不像生物医药公司有好的结果或预期,立马就有大药厂伸出橄榄枝,平均三到五年就有新品可能上市,稍微业绩好点的,就有人出高价吞并。

过去10年,每年并购交易大约有200~300起,但2019年首度跌至150多起,2020年上半年,并购交易进一步下滑。交易金额也惨淡很多,甚至不足此前的五分之一。上半年宣布的两项大型交易,也均在诊断试剂领域,且与COVID-19诊断筛查的关系不大。


TIM图片20200821161347.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