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保基金监管推波助澜 第三批国采原研药虎视眈眈

发布时间:2020-08-07 11:34:38作者:特约撰稿 秦禾来源:医药经济报

7月29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0-1)》,第三批国采正式拉开帷幕。从公布的文件分析,第三批国采没有太大的规则变化,仅在局部微调。但如果视野扩大,综合分析最近出台的相关政策,此次文件的政策环境还是与前两批有所不同。

从医保侧面影响集采

6月30日发布的我国第一部国家级医保基金监管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0号)(下简称《意见》)从医保的侧面影响着集采。

《意见》综合过去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监管责任,完善了保障措施,保障了制度运行等具体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同时提出,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体系改革,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医保支付与招标采购价格联动机制;并加强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药品价格虚高专项治理。这标志着医药产业再次迎来政策性改革的逼进,行业洗牌加速。医药企业要高度重视《意见》,深刻体会其推动医药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意义。由国务院层面发布的《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普惠人民群众大政方针的具体落实,是保证基金安全“红线”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医保基金监管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必然措施,也是促进医药需求和供给平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运营改革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避免少数思想混淆视听

要看清医药企业的责任,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医药生产企业作为药品供应体系中的源头,药品的提供方被纳入综合监管后更加重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必须理解和紧跟《意见》所指出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建立符合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市场运营机制,在保证质量、提升水平的基础上为医疗机构和参保人提供最合适的药品。具体讲就是,药企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进行研发和生产,进而向创新转型发展,使我国从“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

坚持药品经营中的政治经济性,避免少数思想混淆视听。要特别重视《意见》中“不断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这一真实意图。要做好在国家及各地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市场自由竞争中的平衡。有人认为,国家带量采购是计划经济,这其实是只看表面,未及全面;只看局部,未放眼全局。如果把医保局看作市场主体,正与买方以量换价,这不是市场经济吗?带量采购政策本身也在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规则,主动向市场机制靠拢,第二批带量采购就体现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性。

那些“以市场为主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鼓吹者,更有甚者认为,政府主导的带量采购对价格机制形成不利。借口“市场要以企业为主体”妄图政府少干预的想法,完全忽视了药品作为特殊商品的公共属性,视而不见国家的带量采购对于降低药价、减轻老百姓负担起到的可喜成果。建立公平竞争的规则,打击垄断,减少暗箱操作,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立属性,建立统一标准和阳光药品采购平台正是政府必须做的,更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医保支付标准协同降价

深刻理解医保新规与带量采购的内在关系,指导实际生产经营。《意见》要求,“完善医保支付与招标采购价格联动机制”。从文件的表述可以看出,医保支付将与带量采购紧密结合,通过总额控制、结余奖励等激励医疗机构更多地使用中选药品。从实际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看出,各种降价方式(如国家谈判、带量采购)已与医保支付标准之间产生了相当的协同作用。国家谈判通过建立医保目录准入模式解决了独家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衔接机制,而集中带量采购则建立了非独家品种与医保支付标准的协同机制,最终通过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的协同,推动建立新的药品价格机制。无论哪一种,对药企而言,争取进入医保和多中选产品是占有临床市场的基本条件。带量采购肯定会扩大化和常态化,对此,药企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提前对自身发展和产品线做好整体规划。

第三批国家集采即将开始,企业千万不要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如何适应新的规则,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报价策略。椐分析,第三批带量采购有56个品种81个品规,涉及24家原研企业、140余家国内“过评”企业,最多过评的同一产品高达27家,竞争激烈程度超过往届。

另外,外资企业很可能一改过去的观望态度,降低姿态力争入围,届时会是一场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大鏖战,从前两批国采的经验看,跨国药企大幅降价的可能性极大,已经有国内拳头产品被原研药挤出的惨痛经历。这次再加上医保新规推波助澜,外资药企早已嗅出其中的味道,破釜沉舟在所难免。

国内药企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眼睛不仅要看国内同行,还要警惕原研药超预期竞价杀招,必须全方位研究原研企业的报价策略,甚至其国际处境,如在疫情和国际形势恶化环境中的企业竞争力等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推导出理想的报价。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