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二季度价跌药材梳理

发布时间:2020-08-04 16:52:16作者:郑平来源:医药经济报

二季度价跌药材梳理


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有不少药材因生产过剩压力或因需求不旺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尽管部分品种种植面积已开始调减,但因陈货存量大,又无新的利好出现,目前整体药市需求下降,诸多因素导致了一些药材价格下滑。


品种一 白花蛇草

【行情】 从7.5元(每公斤,下同)下滑至4元

【分析】 由于过去四五年家种蛇草行情较好,药农大面积扩大种植,并涌现出不少包地大户种植,导致生产过剩。2018年底该品种已从8~9元跌至5元左右,2019年产新后产地统货跌至3元上下,市场价下滑至4元。由于蛇草短期内价格跌幅较大,不少商家积极买进,拉动价格反弹至7.5元上下。进入2020年,因缺少实际消化,加上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又从7.5元跌至4元左右。

  

品种二 秦艽(家种)

【行情】 从90元下滑至55元

【分析】 自2016年末秦艽从18元进入上升通道,到2017年底已涨至50元左右,2018年下半年涨至62~65元,进入2019年继续高歌猛进,到8月已高升至125元上下。

秦艽进入涨价通道持续三年多的时间,大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积极性,2019年随着新货大量上市价格从百元以上回落至85~90元,到2020年5月已跌至55元左右。该品种植面积已恢复,预计今后几年产量将逐年增加,只是因库存空虚,短期内难以跌至较低价位。

  

品种三 麦冬(四川产无硫)

【行情】 从60元下滑至45元

【分析】 2020年麦冬产新后多商积极抢购,拉动价格强势上扬,终因供应货源充足,随着货源进入实际消化价格出现小幅回落,到5月已从60元跌至45元上下。

近几年麦冬种植面积一直没有调减下来,供大于求的事实存在,进入第二季度价格下滑不仅是供大于求所致,市场需求不旺也是掉价的原因。

  

品种四 苦地丁

【行情】 从9元下滑至6元

【分析】 2018年苦地丁从7.5元涨至17元,高价一直持续到2019年4月,而且最高价涨至20元。受苦地丁涨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2019年5月产新后价格暴跌至9元上下,此价一直持续到2020年4月。

今年苦地丁价格下滑但产量依然较大的压力下,加上陈货有量导致市场需求不旺。苦地丁河北产地价滑至4元左右,种植户收益降低,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也许低价背后正孕育一轮新的商机。

  

品种五 金银花

【行情】 从240元(山东产统)下滑至160元

【分析】 近两年金银花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助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且种植户多加强植株管理。今年春季因疫情影响价格从180元涨至240元,到5月产新后价格回落至160元左右。虽然今年金银花产量有望大于去年,但因疫情消化掉大量库存,短期内价格很难跌破百元价位。

  

品种六 吴茱萸

【行情】 从120元(江西产中花)下滑至80元

【分析】 2020年吴茱萸经过4个月的横盘后,5月从120元回落至80元上下。

吴茱萸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前几年高价刺激各产区大面积发展种植,生产出现过剩。随着吴茱萸产新临近,有货者担心新货上市后价格仍有降价空间,多恐慌性降价抛售,导致价格提前进入下滑通道。

  

品种七 浙贝母(统货)

【行情】 从40元下滑至35元

【分析】 2020年浙贝母在新货量大的压力下,从产新前的40元回落至35元左右。

近几年浙贝母生产并未得到调减,库存压力又大,不过,受种植成本支撑,预计短期内价格再落空间不大。

  

品种八 板蓝根

【行情】 从24元下滑至21元

【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把板蓝根价格从10.5元推高至25元左右。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板蓝根需求减少,价格也随之下滑。

受板蓝根涨价影响,今年下种面积较大,预计产新后价格有望回落,但因库存薄弱,新货上市后价格回落空间不会太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