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5 14:42:03作者:孙建伟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特聘专家来源:医药经济报
从区域市场变化看流通重构
根据《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9》披露的数据,天津市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为554亿元,实现4.3%的同比微幅增长,扭转上年下滑2%的负增长态势。全国百强医药商业企业中,天津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规模重上百亿大关,达116.5亿元,较2017年规模增加18亿元,重返TOP20,而天津市国资委所属天津医药集团旗下中新药业医药同比规模则持续下滑,太平医药集团销售规模同比微幅增长,两家公司均未恢复增长到50亿元规模关口。国药天津和天津华润医药系国务院国资委背景区域骨干企业,作为单体不参与全国医药商业企业百强排名,但是从单体规模看,均显著高于天津医药集团旗下药品分销企业。
整体看,天津区域药品流通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进入百强的骨干医药流通企业在当地区域市场终端规模占比接近九成。
三大市场规模增长
近年来,天津医药流通市场在落实推动各项医改政策叠加效应影响下,受医保支付规制尤其是全面推动实施“两票制”、控制药品占比、招标降价三大政策实施对医疗机构过度处方用药产生强烈的调控紧缩效应,倒逼整体发展进入转型期。其中,区域主流医药商业为支持医院纯销核心业务正常开展并获取持续规模增长,承受不断高企的融资成本负担,整体运行资金压力不小,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所攀升。2017年时,天津市医药市场规模呈现负增长,主流企业的规模由于商业调拨业务断崖式下滑,极大削弱了医药流通行业依靠调拨业务对拓展终端直销业务发展的资金池作用。同时,由于资金成本费用大幅上升,整体毛利空间收缩。
到了2018年,进入国家深入落实“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当时,天津市继续全面推动落实医疗机构药品配送“两票制”、零加成、分级诊疗、药占比、招标降价、医疗控费等多项政策,从当年上半年整体情况看,对区域医药流通市场的压力比上年更甚。但进入下半年四季度后,下滑态势开始扭转,最终实现4.3%的同比微幅增长。
1.医院直销终端 当年上半年,天津市继续要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占比控制在30%以内,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要降至20元以下,“三控方案”强化针对各级公立医院实施控制总量增幅、控制药品结构、控制医保支付价,市场容量压缩。2018年下半年,开始受益于国家取消公立医院药占比红线和医保扩大重疾药品报销范围释放的终端市场药品销售增长红利,四季度开始,医疗机构的用药量在患者用药需求端得到充分释放,医院药品使用量大幅增长。
另外,“两票制”进一步将存在药品配送中间冗余批发环节的配送企业出清,区域骨干商业企业的规模得益于归拢存量市场中原先的小型商业留存于各医院直销流通环节的药品份额,从而恢复正向增长。
当年下半年,政策红利因素共同发力,促使医院直销终端市场发展出现逆转,并且新增的医院药品增长份额向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归拢,区域内行业骨干企业充分享受到医改政策红利释放效应。归拢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扭转了医院终端销售规模增长下滑的态势,并取得明显大于市场平均增速的增长。
2.社区直销终端 当时,天津医保目录启动与国家医保目录对接,使得天津公立社区基层用药目录放开,基层市场增速加快,用药水平提高。全面推动实施分级诊疗,通过建设医联体实现慢性病和常见病用药,部分需求从公立医院向体系内社区医疗机构的流通渠道转移。在医保支付政策的保障下,患者向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分流,带动了当地社区医疗直销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
同时,在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背景下,天津市社会办医进入快速增长期。2017年开始,区域骨干企业不断加大拓展民营医疗市场力度,通过不断赋能民营社区医疗业务更多创新模式,在电子商务平台交易、联动药店零售业态融合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入探索,推动业务发展。
从市场规模增长结构看,区域内骨干企业在公立社区基层医疗市场取得快速发展,尤其是国药天津和天津华润,同时在社会办医疗基层市场迅速拓展,取得了40%左右的快速增长,充分享到医改红利,归拢迅速发展起来的民营医疗终端市场迅猛发展的增长成果,成为支持区域内骨干企业恢复规模增长的核心业态。
3.药店零售直销终端 天津药店零售市场呈现市场份额结构分散、零售药店连锁率和市场集中度低的低水平发展现状。
近年来,当地零售市场的资源整合和连锁化发展主要由老百姓、一心堂等全国性跨区域药店零售连锁龙头发起,但局限于市场整体资源禀赋基础不强,均未在提升当地药店零售市场整体竞争力方面有更大作为。
另外,当地区域性医药流通骨干企业近年始终将业务中心聚焦于医疗机构直销终端市场拓展,尤其是在2017~2018年间,更没有足够资源在战略布局上考虑对社会零售药店终端市场的大规模整合和市场拓展,造成当地药店零售市场还未能摆脱低成长和低效率的发展瓶颈。
从天津医药流通市场规模结构特点看,受天津市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配送“两票制”实施影响,加之全面推动破除“以药补医”的各项经营机制改革,从医院的使用药品结构范围到药品占比和药品价格等,触及药品经营的各相关方。
另一方面,天津公立社区医疗直销终端市场受益于全面实施分级诊疗政策释放红利,加之社会办医疗实现快速发展,促进基层医疗直销市场发展出现同公立医疗直销终端市场相背离的趋势,成为天津药品流通市场快速发展的细分市场。
流通重构变化预期
从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重构的变化趋势看,对于医院直销终端市场发展趋势而言,在国家取消公立医院药占比红线、增加慢病种类及提高重大疾病等药品的医保专项支付等政策,促使患者用药需求得到再释放。
从存量市场的份额占比变化看,一是逐步全面推开国家集采模式,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需求被国家医保局高度集约后,在以量定价集采统招模式效应下,药价水平持续下降。二是国家深入推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保目录国谈药品进一步扩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各项规制实施,进一步放大对公立医院药品结构和采购规模增长的调控紧缩效应。
随着以“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为公立医院核心改革目标的分级诊疗制度持续深入,医保支付最终以聚焦社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的药品为导向,向基层首诊患者倾斜,以医联体建设和全科医生培养为基础的公立社区基层医疗体系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备,将继续对社区医疗直销终端市场释放长期政策红利。
而随着国家支持社会办医,促进我国医疗体系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商业保险积极参与国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体系,社会办医疗直销终端将逐步告别经营规制淡漠和发展模式的粗放,未来会成为不断丰富我国医疗体系层次的主要力量,并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进入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支撑我国基层医疗终端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店零售市场规模增长层面,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已经步入由跨区域的全国药店零售连锁规模企业龙头主导的强者恒强的发展阶段,随着医院门诊药房在国家推动破除“以药补医”经营机制改革目标达成,社会药品零售市场会迎来新的收获期。只有在全国布局的药店零售连锁龙头,会撬动传统药品直销市场渠道的重构,成为主导未来我国药品零售市场格局重构的重要一极。
小结
全国药品流通市场将得益于取消公立医院药占比红线、医保增加慢病种类及提高重大疾病等药品的医保专项支付政策,进而迎来医院直销终端市场的扩容。
另外,在新医改向纵深推进至“十四五”发展的新周期,构成医院药品采购占比更大的存量市场,会随着以医保统筹“三医联动”改革推进而重新回归规模增长轨道,将我国医院直销市场导入低增长的发展新常态。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