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雷米普利合成工艺优化

发布时间:2020-07-15 14:35:38作者:黄孝冰来源:医药经济报

雷米普利为高效、长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改善急性局部缺血性左心室衰竭的功能及代谢,有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血流效应,增加肾血流量,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心率无显著变化。

目前,雷米普利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但现有方法均有一些不足之处,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前不久,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药物国际化工程实验室的王海波等人经过深入研究,对雷米普利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提出了一条新工艺,撰文发表在今年5月刊的《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上。

该研究改进了雷米普利的合成工艺。(2S,3a S,6a S)-八氢环戊并[b]吡咯-2-羧酸苄酯盐酸盐(①)和N-[1-(S)-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酸(②)经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1-羟基苯并三唑(HOBt)作用脱水缩合得到(2S,3a S,6a S)-1-[(2S)-2-[[(1S)-1-乙氧羰基-3-苯丙基]氨基]丙酰基]-八氢环戊并[b]吡咯-2-羧酸苄酯(③),③经10%钯炭催化氢化得到雷米普利,总收率81%,纯度99.81%。

在脱水缩合反应中,用水溶性的EDC·HCl代替文献中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解决了DCC的水解产物N,N’-二环己基脲(DCU)难以去除的难题,并且反应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2小时,中间体③的纯度由90%提高至96%以上。此外,由于中间体③纯度提高,氢化脱苄中钯炭使用量减少至文献的25%。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更适合工业化生产。(黄孝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