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3 17:24:17作者:郭泰鸿来源:医药经济报
“共振环境”引导产业变革方向
新冠疫情是面多棱镜,照出产业百态,医药行业从中可以观察、思考、感悟出什么?面对重大公卫事件和疫情的产业对策又是什么?
更加重视大健康理念
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力,会导致人体不同部位发病,是疫情的重大新特点,这是冠状病毒的进化乃至整个自然界的进化,今后可能将成为冠状病毒的常态。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我国多年前已提出大健康理念,医药行业也将医药经济调整为大健康经济。这个理念,其实一直存在于中医药理论之中。中医把医生分为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并明确“治未病”才是上医,倡导固本强基、扶正祛邪。本、基、正,就是免疫力。新冠疫情客观上推动了健康理念的树立和医药经济向健康经济转变,有利于医药行业吸引投资、开发产品、扩大服务,有利于推动竞争、淘汰老旧。
加强基础研究与应急开发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的生物制剂少、新药少、国产原研药少,直接原因是基础研究不强。如果大企业不强、专业研究机构不够、世界级科研人才不多,则必然导致新药少。而基础研究不强,将直接导致新型流行病发生时的应急开发研究不强。当然,新药物的研究开发、试验、使用,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是科技规律。
更加重视产品与产能储备
疫情发生时,首先感到医药急需产品的缺乏,这是正常的,因为疫情是突发进攻,我们在防御。遇上新型病毒,需要什么医药产品,不可能预先知道,只能被动地使用产品储备。但能不能尽快由被动转为主动,就看产能的储备,包括同行企业产量的快速提高,以及相近行业产能的快速跟进。
产品的储备,不需要过剩,应对突发能力的提高,一定得依靠产能的储备,包括检测用药、预防用药、治疗用药、医疗器械等。
加速批发领域改革
流通企业的优势,不在买进卖出,在于服务的规模效应,由此,才能达到买卖方便、有求必应、成本低廉、服务周到的目标。特别是医药批发企业,要加快转型、扩大规模、掌控生产、顺畅供应,为生产企业和下游企业服务。
今后,医药批发企业将继续洗牌,舍掉的是传统的买进卖出。对于医院和大型生产企业、大型连锁企业而言,药品批发已成为机构的内部事务,“一票制”是发展方向。中间环节的洗牌,将社会分工和市场需求形成的新经营领域。大批中小型药厂和药店,还是会离不开中间环节,这是比较效益决定的社会分工,不要纠缠于“医药批发企业变成了物流企业”的痛苦。
医药物流发展提速
并非起源于医药行业的物流业,却因药品流通中冷链的要求和药品批发体制的变革,成为医药行业的一个快速增长点。物流业正在提升能力、加快速度、规范标准、满足需求。疫情期间,国家层面还发文支持物流进社区,医药物流将以低成本的冷链和快速度的递送,成为医药行业快速崛起的一支新军。
行业协会起到更多纽带作用
经济越是发展,管理越是规范,社会越是多元,政府、企业、机构、消费者各个主体之间的沟通也越重要。医药行业协会作为医药企业的组织和代表、行业利益的代言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做好与政府部门、与社会、与各种市场主体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客观看待国际市场
疫情当下,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建产业链的重要性,当然也包括医药行业。但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庞大的市场、基础生产能力、产业链结构、中低端人才数量、规模性低成本,不可能马上被替代。今后,国际市场更加多变,全球化虽然不可能完全倒退,但会放慢速度,由改革的比较效益决定的结构调整,将是其主要内容。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