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肿瘤免疫立项四年翻6.5倍 热门靶标TOP10占三席

发布时间:2020-07-03 16:05:53作者:闫庆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对在研药物作用机制和靶标蛋白的分析,可使我们深入理解在研药物的开发策略以及新的疾病治疗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分析Pharmaprojects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在研新药(2020年数量为17737个)的作用机制和靶标蛋白的分布情况。 

“机制”解码 

冠军:肿瘤免疫项目四年翻6.5倍

从在研药物的作用机制来看,目前排名居前5位的作用机制包括肿瘤免疫疗法(数量为2605个)、免疫刺激剂(1293个)、T细胞刺激剂(718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404个)和免疫抑制剂(191个)。

肿瘤免疫疗法为2015年初新增加的作用机制分类。该类别药物主要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而传统化疗则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该类别的在研药物数量已从2016年的399个增至2020年的2605个(四年翻了6.5倍),较2019年数据(1875个)同比增长38.9%。2020年肿瘤免疫疗法类药物数量增加了730个,而2019年该数量为543个。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类药物中,仅有1.8%的药物完成临床研究,进入注册前、注册或上市阶段,而最终仅有1.27%的药物能够上市。到目前为止成功上市的药品仅有33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潜力有待发掘。

趋势:拆分更精确的作用机制  

在药物研发的最初阶段,一种药物确切的作用方式可能不会被披露或识别,因此倾向于按照较宽泛的方式进行分类,往往在后期才会被更为精确的作用机制所代替。在TOP10药物中,有8种类别属于上述类似情况。

其中,排名居第三位的T细胞刺激剂与肿瘤免疫相关,主要适用于CAR-T细胞疗法,可影响T细胞活性的小分子物质,以及可特异性诱导T细胞的疫苗,2020年该类药物增幅高达77.7%。

排名居第四位的作用机制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包括CD27、CD28、CD40、CD137和OX40等分子,其在炎症治疗和促进抗肿瘤作用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该类药物增速相对温和,增幅仅为23.5%。

与免疫检查点相关的作用机制还包括免疫检查点刺激剂,该类药物是第三次在作用机制分类TOP25列表中亮相,其排名已从去年的第14位升至第13位,在研药物数量已从2019年的99个增长至113个。

热点:基因组编辑为新类别  

基因组编辑为首次出现的类别,这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其可在活生物体的基因组中的精确位置完成DNA的插入、删除、编辑或替换。目前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此项操作,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当属CRISPR。在过去的8个月内,约有三分之一的药物确定使用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尽管目前尚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的疗法通过临床Ⅱ期研究,且仍有117个候选药物正处在研发过程中,但基因编辑技术显然是一个热点。 

高增带:PD-L1、CD3激动剂  

在一些增速较快的作用机制上,也进一步观察到了免疫-肿瘤活性。例如,PD-L1受体拮抗剂为2019年首次亮相的作用机制,2020年其排名已从2019年的第21位上升至第14位,其在研药物数量已由2019年的74个增至103个。

还值得注意的是CD3激动剂。其在研药物数量已由2019年的22个增至100个,增幅高达355%。CD3细胞是T细胞激活所必需的,CD3激动剂主要是通过对CD3细胞活性进行研究并试图改变共刺激信号,以帮助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激活T细胞。由于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剂(BiTE)药物可将CD3激动剂用作宿主T细胞的锚点,因此CD3激动剂目前被列为针对40多种癌症的免疫-肿瘤策略。 

直击“靶标”

而继续研究药物作用的主要靶标蛋白,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

在当前的研发管线中,所有在研药物涉及的靶标蛋白共计1766个,与去年(1706个)相比仅出现小幅增加。

新增靶标蛋白的数量,可以作为衡量新药研发行业创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过去的12个月中,行业新发现的靶标蛋白数量为100个,较2018年(97个)略有增加。分析2005-2019年靶标蛋白数量变化情况可知,在靶点创新方面,2019年的整体表现为近15年来的平均水平。

冠军易主,乳腺癌HER-2上位  

从药物作用的靶标蛋白来看,乳腺癌靶标HER-2升至排名第1位,活性成分数量已由2019年的135个上升至158个。

疼痛的主要作用靶点——阿片μ受体,仍是在研药物中最重要的作用靶标,2020年其在研药物数量(148个)与2019年数据(147个)相比基本无变化,排名第一次下滑至第2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CD19分子则分列第三至第五位。

肿瘤免疫!TOP10靶标占三席  

肿瘤免疫相关的作用机制较为普遍。在今年的药物靶标蛋白TOP10名单中,出现了三个与肿瘤免疫作用机制相关的单个靶标蛋白,包括CD19分子(排名第5位)、CD274分子(PD-L1,排名第6位)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排名第9位)。作用于这些靶标蛋白的在研药物数量均出现大幅增加,并支持其进入了TOP10序列。

而两个传统的炎症靶点,即糖皮质激素受体(排名第8位)和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COX-2) (排名第10位),均出现了排名下滑。  

大麻素受体首入TOP25榜单  

此外,新进入TOP25且排名最靠前的靶标蛋白为排名第13位的大麻素受体1。这主要缘于大麻素在多种疾病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大麻素可用于某些类型的癫痫、疼痛、某些癌症、炎性肠病、自闭症等。

QQ图片20200703160606.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