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市场“穿透性”测试

发布时间:2020-07-03 15:55:20作者:本报记者 宋一宁来源:医药经济报

多药企首亏,院内市场惨淡,连锁“冰火两重天” ?


新冠疫情对多家上市药企业绩造成影响,业绩分化较为明显。近期,多家上市药企发布公告称,疫情下前往医院就医的人数减少,导致医药和医疗检测企业一季度业绩同样不佳。在330家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一季报成绩单中,出现亏损的有58家。

“在院内市场用药普遍下跌的大背景下,不同品类下跌幅度分化极大,比如抗肿瘤药品作为‘硬性需求’在院内实现最小跌幅的同时,院外市场也在迅速扩大。”米内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张步泳指出。医药行业知名战略管理专家杜臣认为,新冠病毒对中国药企和医药市场进行了“穿透性”测试,我们也通过这次疫情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

“过度消费”致多品类负增长?

米内网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Q1重点省市样本医院各大类同比2019年增速为-21.1%,其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因其刚性需求属性,在各大类药品中负增长情况最不明显,同比增速为-3.5%。而皮肤病用药、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用药、感觉系统药物的负增长速度皆超过-30%。据另外口径统计,儿科药、补气补血药和神经系统用药在院内市场第一季度收入降低最为显著,收入下滑50%。

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数据反应出儿科药、补气补血药和神经系统用药市场中“水分”较多,“过度消费”现象严重。而杜臣指出,这几个领域的过度消费倾向并不算最严重,尤其是儿科药,其下滑原因主要是儿童作为受到优先保护的群体到医院治疗和购药减少而且是大幅度减少,不主张用“过度消费”来解释这种现象。

他指出,决定这三个领域市场“天花板”的是医药市场整体规则的影响,与疫情关系不大。这三个领域市场“天花板”主要取决于市场容量、产业政策和支付制度等产业基本面的因素。

实际上,除了短期的业绩下滑,新冠疫情对中国医药产业带来持续深层的影响。杜臣指出,新冠疫情暴露了整个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短期内没有能够“围剿”新冠病毒的药品群,包括治疗药品、检测产品和防护用品。另外彰显出国内药企合作不足,“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思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资源水平不高时我们应该“力出一孔”,打“歼灭战”。

他同时提醒,新冠疫情警醒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国外客户,令其担心自身的产业链安全,未来全球医药市场产业链会发生变化,我们过去依靠低成本占领全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创新药又没有完全准备好。因此,无论自身品种在一季度是否下跌,都应将眼光放长远,看到未来的危机和挑战。

哪类用药零售端增长最快

而在药店端,一季度四大上市公司业绩大增,大参林营业收入增速达到30%。张步泳认为,增长大部分源于抗疫相关品种的增长,小部分来源于新开店的增长。实际上,虽然全国范围内药店在疫情影响下总体呈大幅正增长,其中增速达到25%以上的药店占总数的20%左右,但也有40%的药店出现负增长。张步泳指出,不同药店经营能力不同,也令疫情下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具体到不同品类的药品在药店端的营收情况,张步泳指出,受疫情影响,非必须药品(饮片、中成药)同比下滑。而与此同时,受非医保药品下架影响,处方药比重增长,处方外流趋势逐步显现,疫情对零售药店整体业绩及经营结构造成了巨大冲击。

根据米内网的数据分析,在疾病领域方面,慢病品类在药店端获得较大增长,主要受益于患者去医院风险加大的顾虑;肿瘤药受益于处方外流带来的DTP药房的增长,成为近两年药店端增长最快的品类;全身激素类制剂、心血管药物和皮肤病用药(该品类在医院端大幅下滑)增速在7%~9%之间,仅次于肿瘤药。而另一方面,居民普遍戴口罩使得感冒等普通流行病大幅降低,同时受退烧、止咳及抗感染药禁售的影响,呼吸系统和抗感染药销售大幅下降。

杜臣认为,长期来看,能够真正提升百姓身体机能的药品和保健品将得到更大发展。“疫情已经表明,自身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被感染的几率和被感染后康复的成功率。中药在这次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并不是杀死多少病毒而是提高人体自身能力,这就是比较好的证明。”而其他有待调动的需求包括便捷、低成本、安全的百姓防护用品、消杀用品在病毒与我们长期相伴情况下仍有旺盛需求,即使疫情结束,百姓自我保护的习惯已经建立,这部分需求应该是机会。

他总结指出,人类与病毒可能会长期相伴,所以人类要做好与病毒如何相处对人类害处最小的准备。如果全球抗疫成功、存在“后疫情时代”,这些由疫情带来的短期的高速增长是无法长期支撑的,回落到正常水平是必然。如果不存在“后疫情时代”或者说人类要与这种病毒长期共同存在,则涉及病毒的药品、血液制品、医疗器械以及原料药会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增长。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