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电商走出青涩,存量迁移与增量塑造

发布时间:2020-07-02 14:35:16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持续多日的“618”电商年中促销刚过,在疫情趋稳进入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此次消费大促的支付交易数据较往年显著增长。期间,医药保健、美妆护肤等消费品类的电商交易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47%、92%。活动开场6分钟,天猫医药健康板块销售额破亿元,医药电商持续向前。

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网上商店,国内首家医药电商诞生。若把时钟拨回到那年,你会发现,马云正经历第二次创业梦碎,年底带着团队在北京小酒馆喝闷酒。那时他还没想出“阿里巴巴”这个名字,阿里出现在中国还要再等一年。20年后的今天,阿里巴巴总市值已近6000亿元。反观上海这家医药电商,因找不到政策依据而被叫停,早已销声匿迹。国家医药电商政策经过多轮调整后,网上药店真正兴起于2010年。

从米内网数据库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药品销售情况来看,2019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已达到1251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网上药店里纯药品销售额为138亿元,同比增长40%,但仅占全国药品市场的0.8%。不过,与2010年网上药店市场仅1.5亿元相比,药品网售这些年规模在增长,增幅在放缓,格局在重塑。如今,步入弱冠之年的医药电商已走出青涩,也该思考下一个十年路该怎么走。

可持续盈利模式仍待摸索

直观数据可以看到,国内药品网购渗透率在稳步提高。如2015-2018年我国医药电商对药品流通市场的渗透率总体稳步增长,分别为2.87%、3.33%、3.68%、4.53%。商务部统计了B2B、B2C业务,B2B模式占据我国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90%以上。而B2C业务市场占比较低,分别为6.72%、5.88%、5.97%、4.81%,B2C模式销售结构在逐步均衡且稳定,但从目前几家活跃的医药电商平台来看,仍在摸索稳定的盈利模式。

健客CEO谢方敏表示,“对健客而言,有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院形成的H2H(从医院到家庭)的新模式,两个平台会较好地形成协同效应,相较于其他互联网问诊平台而言,在线复诊服务并非简单地以价格为导向的电商服务,而是吸引更多的专业医生,这些专业医生会吸引更多的患者进驻,这是在线诊疗的价值所在,但盈利模式尚待检验。”

“80后”《医药经济报》这些年见证了像健客这样将互联网医院和医药电商等主体整合形成协调效应的企业。五年前,本报记者在参加健客全国供应商大会时注意到,它当时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互联网企业,到现在健客推行的“线下首诊+线上复诊”模式,在复诊、购药、配送和医保等各环节都必须基于真实的处方,健客已发展成互联网医疗平台。“如今监管政策相对明晰。我认为,互联网医疗行业与医院合作可做大增量市场,通过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实现可持续盈利模式的当务之急。”谢方敏分析,无论是医药B2B还是O2O,能做到盈利的极少。尽管多数医药电商企业依旧走不出盈利难的沉疴,但随着市场格局清晰,资本愈发冷静慎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修炼内功和差异化布局。

最近,腾讯健康联合高济医疗上线开展HPV疫苗预约服务。北上广深和成都等38个城市可就近接种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康爱多总经理焦宝元认为,“2020年存量需求转移和增量内需塑造的融合将继续,但从‘医到药’和从‘药到医’却有着显性区别,因为前者是连接,后者则是拓展。从目前企业的探索来看,医药电商大多在向医疗端延伸。伴随着处方外流信号的明朗化,医药电商将在处方药中展开激烈竞争,并探索新的盈利逻辑。”

精准化定位深挖新消费潜力

20余年来,《医药经济报》一直在追踪报道中国互联网+医/药的发展:2010年前,医药行业出现了OTC药品线上销售的试点;2011-2014年,首次出现了第三方互联网试点平台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意见;2015-2017年,网售处方药禁售的政策使行业陷入停滞;直到2018年起,医药电商进入商业模式裂变、行业百花齐放的阶段。

这些年在京医药电商很多,做得早的有金象网、德开大药房、111医药馆、好药师,后有快方送药等;而上海有上药云健康、国药在线、1药网、药房网商城、云开亚美;广东有健客、七乐康、康爱多、康之家,这就基本概括了全国医药电商的全貌。

这些年过去,有的企业早已销声匿迹,有的企业却已扶摇直上。

如药房网创始人李洪波2005年切入医药电商后,用“天网+地网+CRM”铺设辐射全国的药房网络,还要自建物流和配送。十年后,仁和药业收购京卫元华60%股份,李洪波继续把高值药品直送的DTP模式做得风生水起。年年后浪推前浪,2016年“新零售”的概念覆盖了多类型的线下实体。

京东到家创始人蒯佳祺表示,“他们平台的主力用户为社会中坚消费力量代表,且京东到家与近千家优质连锁药店合作。因此,我们将深耕零售数字化和配送精细化,利用数字化设备构建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型生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无缝式的全渠道购物体验。相较中国互联网电商的发展路径,新零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性。”

在他看来,“由于行业的专业门槛较高,同阶段新工具、新场景和新入口持续出现,我们与西安怡康、养生堂做过系列线上线下的服务,新零售从强调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型,合作店可以实现4~5倍的销量增长。对新特药、罕见病用药、跨境药品来说,医药电商将是重要渠道。”

处方外流是医药电商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而医保支付接入成为医药电商实现突破的关键。2012年开始京东等也快速崛起,部分具有前瞻性视野的国内外品牌开始意识到线上渠道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量。谢方敏直言,“利用资本、营销、产品丰富度或精准化定位将不断分割流量,增加新用户的渗透率和成交额。”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