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流通估值 遇历史低位

发布时间:2020-06-28 11:44:17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企业积极开拓新业态


6月10日,陕西省药监局、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将重点检查中选药品配送企业的合规性情况,检查名单共涉及21家配送企业。

在国家、各地集采进一步扩面下,工业端面临品种数、价格的双降,这一影响也加速向流通端传递,一方面流通企业对于中选品种配送权的争夺加剧,另一方面也推动流通企业更加积极地开拓新业态。

集采配送权争夺加剧

申万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2日,申万一级医药行业PE为45.56倍。其中,医疗服务板块估值最高,为133倍;其次是生物制品,为62.3倍。而估值最低的是医药流通板块,仅有17倍,处于10年来的历史低位。

受“两票制”、营改增等政策影响,医药流通的估值是从2017年中开始大幅下滑。由于疫情期间物流受阻,医药流通企业业绩也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不久前,一家小型医药物流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因为生存日益艰难,叠加疫情影响,选择退出了经营多年的企业,转而加入一家全国大型配送企业,负责开拓医药冷链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集采、地方集采不断扩面,流通行业加速洗牌。对于配送权的争夺,大型流通企业显然更具优势。例如,从第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实施结果来看,国药控股在所有11个试点城市均取得配送权,每个城市均有品种取得独家配送权,市场占有率和配送体量显著增加。上海医药也表示,在第一批11个试点城市中标通用名市场份额均有明显提升。同时,也在争取第二批带量采购全国扩面后的配送机会,为中标企业提供市场准入、备货仓储及项目推广等增值服务。

除了紧抓公立医院市场中标品种的配送市场,一些流通企业也积极耕耘院外市场。九州通在日前召开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上介绍,2019年九州通总代理事业部经营品规1013个,实现销售37.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3%,销售毛利率15.91%,这主要是源于“4+7”带量采购的执行使得原来部分医院销售品种转向零售药店销售加速了公司总代理品种的增加。 

有行业专家认为:“现在很多批发、配送企业规模已经很小,名存实亡,只能做过票或一些终端市场的小配送。

大部分主流渠道的配送已经掌握在大型流通企业手中。”某大型企业流通业务负责人则认为:“近几年,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尤其国家集采以后,对小商业的冲击非常大。但是也可以看到流通企业数量减少并不明显,现在反而多了很多开票的小企业,需要思考到底多少家流通企业能够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抢滩互联网医院

在一系列政策影响下,传统医药流通及配送业务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也不断催动新业态丛生,抢滩互联网医院市场成为了各大流通企业布局的热点。

6月5日,淄博瑞康互联网医院正式获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是瑞康在山东淄博设置的首家由企业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上海医药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在互联网医疗方面,加速推进“上药云健康”与三甲医院合作,截至Q1末电子处方量突破1000万张,服务300万次患者。3月4日,上海仁济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上药云健康”作为云药房伙伴,协助完成了互联网医院首张处方的送药上门服务。

九州通也公开表示正在积极拓展外部互联网医院业务,已与多家医疗机构展开互联网医院慢病续方合作,加快对接互联网医疗前端的线上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实体医院新设立的互联网医院业务等,打通“互联网+医+药+险”的医疗新模式。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互联网医院生态中,需要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参与,包括医院、药械企业、保险、配送、用户等,由于具有强大的药品供应链优势,医药流通企业是建设互联网医院的主流,布局互联网医院也有利于流通企业增加处方来源,扩大销售渠道。”

对于未来药品流通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药物政策专业委员会委员干荣富看来:“医药配送重心将由二三级医院向社区、零售转移,医院配送结构将聚焦器械、耗材、试剂等。配送服务也向一体化配送、医院增值服务升级。药品价格的降低和逐年降低的毛利率对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医药流通企业务必把握战略机遇期,调整业态比例,积极孵化创新业态。流通行业要找准在价值链上的独特位置,连接上下游客户,包括工业、医疗机构、药房、消费者、医保机构等,为客户创造价值。”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