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一带一路” 进入收获期

发布时间:2020-05-27 16:15:02作者:于盟 刘伟洪(中国医保商会)来源:医药经济报

“一带一路”进入收获期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截至2020年1月底,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虽然各国法规体系不尽相同,但“一带一路”庞大的人口基础、巨大的市场容量、自贸协定的不断升级,都为医疗卫生合作夯实了基础。

近几年,我国医药企业深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成果显著,进入收获期。


市场表现活跃


2019年,我国出口“一带一路”地区和国家市场223.06亿美元,增长21.63%,高出全球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占全球出口额的29.1%。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俄罗斯为前五大出口国,合计占比54.18%。

从出口产品看,西药类出口149.57亿美元,占比最高,为66.89%,其中原料药出口128.76亿美元,西成药10.05亿美元,生化药10.7亿美元。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63.2亿美元,其中诊断治疗设备31.78亿美元,占比50.3%。中药类出口10.83亿美元,其中植物提取物6.61亿美元,占比61.03%。

同时,自“一带一路”地区和国家进口65.14亿美元,增长26.09%。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以色列、泰国为前五大进口国,合计占比72.66%。

从进口产品看,医疗器械类产品进口30.28亿美元,占比最高,为46.49%,其中诊断与治疗设备进口21.15亿美元。西药类产品进口23.9亿美元,其中原料药20亿美元。中药类产品进口10.95亿美元,其中植物提取物进口5.26亿美元。


未来可期


“一带一路”地区和国家主要为新兴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新兴医药市场规模达到2860亿美元,同比增长6.9%,未来增速预计达到5%~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新兴市场卫生支出增长快,未来药品销量的增长,80%将来自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占全球药品市场的销量预计到2022年达到56%,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新兴市场在中国医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也呈上升趋势。

企业对“一带一路”市场也极为重视。如东软医疗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中,与其开展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达50余个,比例超过80%;康弘药业设立“一带一路项目办公室”,专注于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产能“去旧育新”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内改革的需求将扩展国际合作空间,为沿线新兴市场基建发展、产业升级和市场培育创造历史性机遇,也是解决我国医药产业发展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