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打通创新药进院“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05-27 16:09:57作者:本报记者 张松来源:医药经济报

打通创新药进院“最后一公里”


5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真实世界证据支持儿童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在业内看来,这让儿童新药研发再添重磅“利器”。

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以来,在国家政策叠加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已蓄势喷薄。在埃克替尼、西达本胺、阿帕替尼等创新药相继问世的同时,抗癌创新药泽布替尼还实现国产原研新药出海“零突破”。


畅通进院“绿色通道”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9年共批准53个新药上市。不仅获批数量略高于上一年度,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本土药企申报的品种高达14个,接近三成的比重见证了国内药企创新药研发力量的崛起。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新版药品管理法全面实行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本土药企将迸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受制于资金、人员、政策等因素,本土药企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依旧存在,创新药仍然面临着研发端激励不足、临床试验产能受限、临床和上市申报审批时间过长等诸多困境。”因此,今年“两会”,围绕我国群众的临床需求,丁列明将就自主创新药发展等问题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关于针对疫情对新药临床研究造成影响的政策指导”“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等7份建议。

丁列明认为,现阶段仍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药品审评审批速度,简化人类遗传资源审批程序,在医保准入和临床应用中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创新药,助力自主创新药的发展壮大。?荩“尤其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更加体会到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和紧迫性,也更加认识到加快新药审批对促进医药创新成果惠及民生的重要性。”

在上市的“最后一公里”,尽管江苏等地均已出台创新药直接挂网采购政策,但上述专家表示,进院难、“药占比”考核等仍是创新药物待闯的关卡。“即使是受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被纳入国家医保和基药目录、具有重大创新和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也不例外,本应该享受的政策‘红利’并未享受到,建议尽快完善和加强政策落地,确保进院‘绿色通道’畅通,推动医药创新成果更早、更广地惠及患者,实现创新价值。”


走特色化研发道路


全国“两会”的提案往往会作为政府部门深化改革和完善行政的重要参考,创新药未来的政策支持力度将会持续加大。业界普遍认为,医药创新的春天已至。随着产业政策在链条环节逐步打通,创新药市场比拼的将是药企的研发策略和赛道布局。

在医药创新的大好形势下,国内药企竞相转型创新药研发,不可避免地出现药物靶点扎堆、热门疾病领域聚焦的情况。在丁列明看来,这体现了国内药企走自主研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热情,表明我国新药创制基础研究仍较为薄弱。“一方面,创新药需要国家、企业、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与扶持,另一方面,站在企业角度,药企也应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差异化定位研发方向,兼顾市场拓展和医疗需求,走出特色化研发道路,通过更有核心竞争力的成果来惠及民生。”

面对药企差异化赛道竞速的难题,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刘殿波指出,关键在于选定聚焦点。“企业应该选择自己有优势的领域,聚焦资源投入其中,从科研到制造,到质量、到商业化。比如我们发现神经科领域是一个巨大且不容易被满足的市场,不管是免疫学,还是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未来都将很有作为。药企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在这些尚未满足的疾病领域进行选择与聚焦,而不是都挤到热门肿瘤的免疫治疗。”

此外,我国药监部门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后,国内审评审批政策开始大幅向国际标准靠拢,推动国内外新药体系互通,为本土创新药走出国门铺平道路。刘殿波提醒药企,除了尽早聚焦某一疾病领域,创新药还应当按照国际标准来研发。“不管在何处开展新药研发,首先标准很重要,我们要立足于研发具有国际标准的新药。事实上,新药不应该被分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药等,而应该是一个标准。尤其创新药面对的是全球专利,更需要按照国际标准立项。”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