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新冠疫苗研发:一场数十亿美元的“豪赌”

发布时间:2020-05-27 16:05:52作者:综合编译/王迪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冠疫苗研发:一场数十亿美元的“豪赌”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国政府、慈善机构和大型制药公司都在投入巨额资金,争相开发疫苗,但这种“豪赌”的成功几率恐怕很小。

从过往经验来看,在制药公司开发的候选疫苗中,只有6%最终被投放市场,而且这通常是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时间之后。这一过程吸引不到大量的投资,直到试验表明一种产品可能会起作用,情况才会有所改变。但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传统的药物和疫苗开发规则正在被丢至一边。大家的目标是要在短短的12~18个月内,确认、测试一种疫苗,并且以数亿剂的规模向市场供应。

制药公司以及向其提供资金的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加“高风险”支出。而据路透社报道,接受采访的30多位制药公司高管、政府卫生官员和疫情应对专家形成的一致看法是,这种风险支出是必要的,因为不仅要确保快速开发出新冠病毒疫苗,而且要在得到批准的同时,尽可能快地将疫苗推向市场。


百余种疫苗研发竞速

为满足产能需求,生产投资要提前布局

  

来自政府、全球卫生组织和慈善机构的资金主要用于世界各地正在开发的100多只候选疫苗中最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但是,截至目前,只有少数几只疫苗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这是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真正指标,也是大多数疫苗被淘汰的阶段。

对参与这场疫苗研发竞赛的制药公司来说,这是疫苗技术的一个试验场,也是提高自身声誉和提升市场份额的一个机会。虽然包括强生(J & J)和葛兰素史克(GSK)在内的一些大药企表示计划以成本价提供疫苗(至少在初期是这样),但如果需要季节性接种,并且世界各国纷纷着手进行疫苗储备,那么它们今后仍然可能会从中获利。

而要满足全球的产能需求,在疫苗开发的同时,生产方面也应该提前布局。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表示:“我们应该冒一定的风险,在所研发的疫苗被验证效果之前,就要预先进行投资,以便能够立即生产出数千万或数亿剂规模的疫苗来。”

CEPI是一个旨在通过加速疫苗研发防控流行病的联盟,其已经募集了9.15多亿美元,预计总共要募集20亿美元,以加快至少3只新冠病毒候选疫苗的试验工作,并为其建造专门的生产工厂。

目前,有关各方竞相参与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规模史无前例。据CEPI统计,全球范围内至少有115项正在进行中的疫苗开发计划。这场角逐正在打破药物和疫苗开发过程中的速度和安全性常规。

一些开发商正在相继开展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其并不是像以往那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并且简化了传统的试验协议。也有开发商同时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合作,以寻找最快的上市销售途径。

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生产厂家要冒着特别大的风险,投资建造用于候选疫苗的生产厂,因为不同类型的疫苗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生产线。


小药企迎出头机会

拥有前沿技术,但在大规模生产及商业化方面缺乏经验

  

许多候选疫苗之所以吸引到了大额投资,因为它们是基于已经通过验证的疫苗开发方法,这些方法正在被精于法规和生产事务的大药企所采用。另一方面,一些出资者正在将赌注投向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和学术实验室,它们可能拥有前景看好的技术,但在让药物或疫苗获批上市、组织大规模生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经验。

在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局(BARDA)是疫苗开发的最大出资者之一,其将投入大约50亿美元的资金。该机构计划投资于5种候选疫苗,重点关注拥有丰富经验的制药公司的研发项目。其中,BARDA向强生投入了近5亿美元资金。

强生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用一种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感冒病毒运载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冠状蛋白所衍生的基因,从而促发免疫反应。该技术也被强生用于开发其它疫苗(包括埃博拉病毒),虽然尚无相关疫苗产品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但根据已有数据,该技术是安全的,可以加快新冠病毒疫苗开发速度。据强生介绍,主要候选疫苗将于9月进入临床Ⅰ期研究,预计临床数据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得到。该公司表示,如果疫苗效果很好,将在2021年初用于紧急用途。

在中国,康希诺生物针对新冠病毒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与强生的疫苗类似,已于4月开始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完成了Ⅱ期临床受试者入组。

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赛诺菲(Sanofi)也获得了BARDA的投资,该公司采用的是另外一种已经过验证的疫苗开发方法,利用昆虫细胞(而非传统的鸡蛋)来产生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蛋白,用于刺激免疫反应,赛诺菲已获批的流感疫苗Flublok正是使用这种技术。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引起外界关注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都是来自大型药企。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的mRNA疫苗已于3月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公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合作,它获得了CEPI的种子资金。4月,BARDA投入了4.83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该疫苗的开发,并扩大生产规模。其中包括聘请150名熟练工人,以保证最终可以全天候生产疫苗。

目前,尚无mRNA疫苗获批上市,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在于这类疫苗可以通过mRNA引导人体内的细胞合成特定的新冠病毒蛋白,然后产生免疫反应,更加容易设计和大规模生产。

Moderna首席医疗官塔尔·扎克斯(Tal Zaks)表示,其最终的目标是生产出数百万剂疫苗。该公司希望疫苗最早能在2021年3月获批上市,并且在此之前提供给医护人员使用。德国疫苗生产商CureVac与BioNTech SE(正在与辉瑞合作)也准备开始对其mRNA候选疫苗开展试验工作。Translate Bio也是如此,该公司正在与赛诺菲进行合作。

即使对于那些已经在人体试验中显示出希望的疫苗,要取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确凿证据也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出资者对此都非常清楚。时间上的紧迫性促使科研人员要考虑采取前所未有的捷径。

通常,在疫苗被允许广泛接种之前,需要先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而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免疫学负责人马丁·贝克曼(Martin Bachmann)日前表示,在对小规模人群测试了一只前景看好的疫苗、以确保其无毒之后,瑞士科研人员将寻求在未来6个月里对众多瑞士人进行免疫接种,随后为世界市场生产疫苗。

不过,瑞士药品监管机构Swissmedic的发言人表示,该机构正在与贝克曼所在的团队联系,在安全性风险被解决之前,将不允许其开展试验工作。

这只瑞士疫苗采用病毒样颗粒来激发免疫反应,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是更安全的,因为它不会直接将人暴露于新冠病毒之中。截至目前,该疫苗仅在小鼠中进行了试验。有人担心,如果一只疫苗只通过极小规模的人体试验就给大量人群进行注射,会带来风险。


疫苗可及性难题待解

WHO领导合作,欲筹集80亿美元,保障疫苗分配公平

  

除了研发工作,保证疫苗的可及性也是一大挑战。2009年春季,甲型流感病毒在全球暴发。而当时,与疫苗生产商签订了临时性合同的一些富裕国家,实际上垄断了全球的流感疫苗供应。光是美国就订购了2.5亿剂疫苗,澳大利亚、巴西、法国、意大利、新西兰、挪威、瑞士和英国也都订购了疫苗。

在WHO施加了压力之后,这些国家最终做出承诺,与较贫穷国家分享其10%的库存疫苗。但是,由于生产和销售的混乱,只有大约7700万剂疫苗被装运,这一数量远低于市场需求,并且是在疫情在许多地区达到高峰之后才发运的。

有流行病防范专家担心,如果新冠病毒出现了有效的疫苗,这一幕有可能会重演。在为本国公民提供免疫接种、让生活重回正轨上,各国政府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囤积疫苗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风险。

罗纳德·圣约翰(Ronald St. John)医生曾在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部门担任过传染病防治的职务,他表示,就生产方面而言,有关各方都会存在着利己主义。

对此,WHO日前宣布在国际社会开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以筹集80亿美元资金,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的开发步伐,并确保世界各国能够平等获得成功上市的疫苗。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