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卫抗风险能力体系建设 “平疫结合”

发布时间:2020-05-27 11:33:46作者:杨长青 医疗绩效与运营管理专家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已对今年医疗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做出了重要安排。

三大关键词连接基层

从具体内容看,可以深刻感受到基层医疗重点工作与往年有所不同,卫生防疫、公卫体系建设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成为连接基层工作的三大关键词。报告更是聚焦特殊时期下的医疗卫生发展态势,非常关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疫情防控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常态任务。受疫情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的重点任务除了维持正常的基础诊疗、公卫以外,还增加了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责也有相应调整,势必融入新内容。二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地位再提高。基层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毛细血管”,在疫情的社区防控和关口前移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国家在肯定基层医务人员辛苦付出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其待遇。三是基层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四是公卫预防、中医、健康保健和护理等几类基础医学卫生专业继续升温。

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再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与公卫应急体系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此次疫情是近几十年来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卫事件,抗击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国家已经对较为薄弱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给予了回应,在上述四大方面给予重点建设。除了上述措施,结合疫情冲击暴露的问题,笔者建议还有三方面的能力体系建设可以完善。

1.继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整体的运作能力建设。这次疫情,除了暴露基层医疗的薄弱以外,大型医院的管理运作上也有值得继续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与基层的短板比起来或许没有那么突出,但作为健康疾病的救治,患者有极强的趋高性,会在基层得不到有效的反应后快速移动到大型高等级医院。因此,高等级医院应有效吸取疫情冲击中暴露的各种管理问题和经验,发挥好各组织协调作用、资源储备和调用功能、疫情通报功能等,以便今后更好地解决资源调用和外部资源调用的边界标识,处理好普通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救治辨识有难度状态下的管理运作难题。从上到下、从大医院到基层、从公立到民营,都需要全方位地整体提升运作能力,继续推进医疗机构体系现代化建设。

2.持续关注医卫基础能力方面的研究进度。医疗机构无论大小,都是在疫情冲击搏杀的第一线,只是抗击疫情的过程不能仅靠热情就能达到好的效果,就像战士要想战斗效果好,必须配备有效的武器。针对传染病疫情,最重要的无外乎治疗患者的特效药和提前预防接种的疫苗。从大数据追踪到的“两会”前十大热点关注问题中,可以看到新冠肺炎预防疫苗的研发进度颇受关注。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上,我国现在走在世界前列,全球也在大力推进,但从真正研发成功到疫苗上市还需要时间。平疫结合,既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必然,只要特效药和疫苗还没有完全安全落地,平疫结合的状态就未真正结束。

此次疫情给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个根本性命题,有关治疗的基础研究、新药的研究储备等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是医疗卫生能力建设的主攻方向,进而有效而彻底地应对未来可能的健康风险冲击。因此,需要在增强医疗卫生人员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医疗卫生基础能力研究、制备等方面的持续支持。

3.整合医疗卫生体系和外部社会资源的协调联动能力。这是我们的长项,集中统一领导的隔离措施、封城措施等,很好地对疫情的传播途径做出了阻断。但从此次疫情持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社会资源和医疗卫生体系的联动机制还有待更高效地建立,日常的社会物资的储备和医疗卫生体系物资的储备,需要非常好的联动储备机制。经过疫情洗礼,我们可建立防疫物资战略储备库,对于口罩、防护服、消毒水等抗疫必备物资,会有像储备粮、储备石油一样的机制,全面增强全社会在疫情冲击前的风险对抗能力。

当下,需要更加充分地完善医疗卫生体系自身运作能力、基础研发能力和社会资源衔接能力的建设,打造全面的、平疫结合的医疗卫生抗风险能力体系。充分吸收抗疫经验教训,让我们再次遇到类似冲击时从容应对。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