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互联网医疗能否助力医保收支平衡?

发布时间:2020-04-30 17:54:00作者:周吉芳来源:医药经济报

互联网医疗能否助力医保收支平衡?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本来位于线下的医疗业务转到线上。有行业观察者惊呼,美国的互联网医疗几乎在两个月的时间走完了本来需要十年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在我国也更加受到重视。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数字化新医疗生态,形成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创新实体,开展和推广互联网医疗。

当经济形势因为疫情和外部环境改变而面临巨大考验时,人们也许会问:“互联网医疗能否让人们的‘救命钱’变得更加安全?”


医保的存量还是增量市场?


互联网医疗成为卫生健康领域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引擎,需要同时克服几个困难,包括支付能力的障碍、支付意愿的限制、获客模式的改变和盈利模式的升级。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早已是共识。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速放缓,财政收入进一步增长也面临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大城市的医疗水平已经逐渐接近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民众对高价值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医保逐渐难堪重负。因此,精细化医保控费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保的基本出发点是在提高居民健康获益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单位医疗费用,这也是互联网首诊制度迟迟难以落地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互联网医疗只能以轻量级的单次问诊形式发展。尽管头部企业动辄宣称拥有数千万甚至亿级的用户数,但是这些用户的为单纯问诊支付的意愿是有限的。同时,开展患者复诊的互联网医疗只能作为医疗实体的附庸,获得高价值患者客户的高成本使互联网医疗难以维持自身生存。这也是前几年互联网医疗企业在用光前期投资后销声匿迹的原因。

[观点]

如果这一次改革能够让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所突破,作为主要支付方的医保需要改变既往“控费至上”的粗放思路,而是更多着眼于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医疗资源均衡分配的角度。

互联网医疗的出现第一次让高价值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病人享受到足不出县,就可以得到省会甚至沿海发达地区顶级专家的治疗。遗憾的是,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注定是某种稀缺资源,互联网医疗并不能改变专家时间宝贵和精力有限这个根本矛盾,因此,下级医院的能力建设比单纯输出医疗服务更加重要。

此外,互联网或可诱导新用户产生更大的就医需求,比如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基因诊断等新兴领域,成为医疗增量市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医保需要开创新的付费策略,改善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由此可见,互联网医疗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并不小——除了关注新用户的获客率、日活和留存率以外,还需要投身到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建设以增强获得医保更好待遇的议价资格。


服务质量与数量如何再平衡?


乍看起来,互联网企业的思维与传统医疗行业差别很大。前者崇尚轻资产快速迭代和用户体验,但是卫生健康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第三方支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特征,并不适合互联网思维。在笔者看来,寥寥数语的问诊很难隔着屏幕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信任,而且回答也可能充斥着错误。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如果是脱离实体医疗机构的,普通用户很难为医疗过失追责“网上轻问诊”的责任,企业也缺乏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复核,因为这样会增加成本。

[观点]

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引入人工智能进行重复性的工作。这个算法的开发注定是非常复杂的,IBM沃森医生的失败还历历在目。依赖与患者的直接交流做出与人类医生面对面相似的诊断,目前仅限于皮肤科等高度依赖模式识别的学科。如果只把关注点停留在医疗服务上,互联网医疗并不足以支撑现在的估值,巨大的体量背后逻辑是未来政策进一步放开后新的盈利机会,更具体是网上处方和其他商业推广渠道的价值。

简单的问诊和转诊之后,互联网医疗相对传统模式能够创造高价值药品、耗材和商业保险的新产销渠道。但由于目前医院和医生基本依赖药物和检查方面的收益补充医疗服务定价过低造成的缺口,因此,把处方药从医院内流出注定会遇到医院和医保的双重阻碍。医院担心电子处方影响收入,医保则担忧互联网企业做大以后难于监管,以及使用量增长过快导致收支无法平衡。近期出台的政策显然是鼓励互联网企业进入到从诊断到开药,再到配送的全流程链条。比如《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允许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且互联网医疗机构可以将在线处方转到合作的第三方,进行药品配送。疫情中,处方药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已经证明可行,下一步是降低成本使之相对实体医疗机构更具市场竞争力。


★★★ 结语 ★★★

医保改革正在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结果付费。从简单关注医疗服务的生产效率,到兼顾医疗的公平性,这个过程注定会有反复,但是探索肯定是有益的。医保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用降低患者自付比例,提高报销额度等措施促进互联网医疗在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假如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患者和政府的支付能力遇到瓶颈,这种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做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